今年高考落榜生路在何方?报读技工院校是最佳选择。双证套读,高技能强能力,好就业高薪酬,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前程无忧,前景广阔。
据预测,到2010年,广东省高技能人才需求总量将达273.6万人,缺口达131.7万人。
为适应广东省产业转型升级和建立现代产业体系的需要,打造具有国际水平的现代技工教育体系,广东省技工院校着力推进内涵发展和高端发展,积极从国外先进职业教育国家引进专业职教专家,输送广东省技校师资到国外培训,从国内大量引进技工教育优秀师资,加强国际交流合作,大幅度提升广东省技工院校办学水平。全省47所国家重点技工学校,21所技师学院重点招收高中毕业生,培养适应广东省现代产业发展需要的高技能人才。
落榜生的苦闷:路在何方
9月以来,各大高校陆续迎来了2009级新生,校园再度洋溢着喜悦和新希望。但对于广东省尚未有着落的17万名高考落榜考生来说,他们和家人的心头还被落榜的阴霾所笼罩着,小肖就是其中的一个代表。他今年只考了309分,不幸成为落榜生的一员,但他依然希望自己也能有个好的出路。
摆在小肖面前的选择似乎很多,可以复读,可以留学,也可以就业或者先读技校。但是一一比较后,小肖发现真正适合自己的选择并不多。
复读?很难通过一年的复读就让自己的成绩实现翻天覆地的变化。
留学?对于工薪阶层的家庭来说,每年十余万的高额学费有些承受不起,而且现在“海归变海待”成普遍现象,即便是花了几十万留学归来,将来的就业还是一大难题。
就业?没有一技之能,即使就业,薪酬也很低。
最后可选之路似乎就只剩下读技校了。学一门技术的确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小肖也了解到,不少技校目前还给考高落榜生留有学位。但读技校毕业后能就业吗?薪酬怎样?小肖还是带有一些疑虑。
【专家指路】
学历问题
“双证”培养,鱼和熊掌兼得
对于小肖报读技校文凭低的疑虑,广东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技工教育管理处刘正让处长指出一条明路---报读技校,掌握一技之长,适应广东省产业发展的需要,成才之路更广阔。
据介绍,目前全省200多所技工院校,大部分学校都开设有高级工班,未升学高中毕业生可以凭高中毕业证书(应届生和往届生均可)和户口本报读技工学校的高级工班或预备技师班,大致分为二种:一是三年制的高级技工学历教育,毕业后颁发高级技工毕业证和高级职业资格证;二是四年制预备制技师班,毕业后颁发技师学院毕业证和预备技师职业资格证。
刘正让指出,技工教育这种“双证”培养模式是依据技能人才成长的规律,按照国家职业能力标准要求,从个人职业生涯不同阶段的需要出发设计的,有别于传统学历教育培养模式。也就是说,技工教育重视技能、重视实践、重视能力。
通过这种“双证”模式的技工教育,高考落榜生可成为高级技工,以后还可以考技师,申报高级技师;在校生亦可选择报考成人高考大专班,毕业发技工学校毕业证和高等院校大专毕业证;而通过成人大专的学习,毕业生还可以参加专升本考试,甚至研究生考试。
技工教育培养的方向是“高技能人才”、“复合型人才”。
另外记者了解到,只要学生认真学习,掌握精湛的技艺,还有可能出国“镀镀金”。不久前,广东省技师学院举行了首届赴新加坡海员英语培训班开班仪式,18名同学通过3个月的专业英语培训后,到新加坡进行3个月的海事知识培训,然后在船上实习22周,结束后在新加坡从事海洋运输工作,可加入新加坡籍。珠海、中山高级技工学校与澳大利亚技术学院合作,技校学生通过考试可以到澳大利亚继续深造学习,甚至留在当地工作。
读技校也能实现留学移民梦,这在以往对于技校学生来说是想都不敢想的事情,但是“国际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让这一切有了可能。
就业问题
订单式培养打造超高就业率
受金融危机影响,企业用工需求极度萎缩,普通大学生的就业形势都那么严峻,对于学历背景欠缺的技校学生来说,就业前景能乐观吗
对于这个包括小肖在内的很多落榜学生和家长共同的疑虑,广东省技校用以下实例和数据来做说明。
事实上就业率恰恰是技工院校的优势。不少高级技工院校如今都成立了专门的校内职业介绍服务中心,而且它们大都同规模较大、效益较好的用人单位建立着良好的合作关系,校企双方合作共建“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更是有效弥补了学校培养人才和企业用工需求之间的差异。特别是高级技工人才特别抢手。
据介绍,为了“抢”优秀的技校生,很多企业往往在学生毕业前就提前“预定”人才,更有企业在实习阶段就与学校搞好关系,主动为学生提供实习机会,而这期间实际上就是为企业将来用人提前培养和考察人才。
“不少学生还没毕业,就被多个企业看上,平均一个学生有三个岗位等着,可以说就业率300%。”中山市高级技工学校校长郭敏雄告诉记者。
“我们公司需要一批机械类毕业生,能否让我们进校招聘。”“学校可以推荐一些数控专业的毕业生给我单位吗?”据广东岭南现代技校的主管就业工作的副校长魏新昌介绍,在该校2008届毕业生毕业前的几个月,学校招生就业办公室就不时地接到一些用工单位“索要”毕业生的电话。由于今年的毕业生早被企业“订购一空”,学校工作人员在向这些单位回复说NO的同时,还不适时机地提醒这些用人单位今后来学校招人时要尽量提前“打招呼”。
广东岭南现代技校的毕业生何以成为企业抢手的“香饽饽”?“学生动手能力强、所学专业为企业急需、学校建有强大就业网络这三个因素是主要原因。”魏新昌如此分析。
据介绍,技工院校所开设专业紧贴市场需求,善于紧扣技能人才的培养特点,偏重对学生的技能训练,学生毕业时往往能拿到多个技能等级证书,做到一专多能。
不久前,江门市高级技工学校也举办了2010届毕业生预订及顶岗实习洽谈会,吸引到江门市以及周边地区的122家企业报名参加,经筛选最终67家企业获准进场招聘,并提供了近3000个工作岗位。洽谈会上,金融危机对企业的用工需求似乎完全没有影响,模具钳工、电子电工、数控车工、汽修、钣金、酒店管理等专业人才特别抢手,绝大部分毕业生当天就落实了单位,就业率百分之百。
薪酬问题
人才紧缺,高技能人才身价自然水涨船高
薪酬问题可能是造成高考落榜生不愿意报读技工学校的重要因素之一。不过近年来,技校毕业生的薪酬正呈现不断提升之势,而普通高校毕业生的薪酬则呈现下降趋势。日前,54名大学毕业生“回炉”读技校的新闻更是引发了人们对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的利弊的思考。
高技能人才未来的发展前景是相当不错的。据中国劳动力市场信息网监测中心监测的数据显示,金融危机下,企业对技能人才尤其是高技能人才的需求不减。从用人需求对技术等级要求看,对技术等级有明确要求的占总需求人数的51.5%,主要集中在初级技能人员、中级技能人员和技术员、工程师,其所占比重合计为44.5%。而从供求状况对比来看,各技术等级的岗位空缺与求职者比例均大于1,劳动力需求大于供给。其中技师、高级技师和高级工程师的人员需求尤其大。
就广东而言,目前高技能人才远远满足不了产业升级的要求。根据测算,目前全省对技术工人的需求量大约在502万左右,实际拥有量却只有365万人,还有130多万的缺口。广东有高级工以上证书的人约20万,仅占人口的4.06%,而广东省技校每年才只能培养1万多名高级技工。截至今年6月,经过职业技能鉴定,广州市取得职业资格证书的30多万技术工人中,初级工、中级工、高级工、技师、高级技师的比例分别为26.2%、49.1%、22.3%、2.3%、0.1%,高级技能人才严重匮乏。
另据省劳动保障厅透露,到2010年,广东省高技能人才需求总量将达273.6万人,缺口达131.7万人。物以稀为贵。技能型人才的身价特别是高级技能型人才的身价自然水涨船高。据刘处长介绍,目前普通中级技校生的平均薪酬在1500元-2000元左右,而高级技工的平均薪酬都在2500元以上。在广州、深圳、东莞,很多高级技工的工资已经超过大学毕业生。
应对危机,广东省技工教育谋变名师领航,国际合作,福利留人
“广东是人力资源大省,搞好技工教育是提高竞争力的重要举措,赞成解放思想、改革创新,进一步加大技工教育工作和政策支持力度,使技工教育再上新台阶。”
“要提高我省现代产业体系的国际竞争力,就必须打造具有国际水平的现代技工教育体系。”
在谈到技工学校发展问题时,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省委书记汪洋作出以上批示。目前,技工教育已经成为产业转型升级的助推器,被上升到了产业国际竞争力的高度。同时,今年又是省委、省政府提出“双转移”战略决策和建立现代产业体系的关键之年,为此全省技工院校着力加强师资培养、校企合作、模式创新、国际交流,着力推进内涵发展、高端发展。相信,对于小肖为代表的落榜生来说,选择技工教育,前途不再迷茫。
重师资,实施技工教育千名师资培养领航计划
要打造具有国际水平的现代技工教育体系,师资力量无疑是重要的一环。为此,广东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加紧从德国、奥地利、新加坡、日本等职业教育发达国家引进100名技工教育高端专业人才、骨干教师、职业培训专家等高层次技能人才。
选派300名省重点以上技工院校的教学主管人员、骨干教师,分批、分次前往德国、澳大利亚、奥地利、日本、韩国、新加坡、香港等职业技术教育发达的国家和地区学习和借鉴国际上技工教育与职业培训领域的先进理念、经验和方法。
同时,在国内广泛招揽技工教育学科带头人、技能竞赛获奖者等高端技能人才充实技校师资队伍。
加大国际交流合作力度,推动联合办学
要打造具有国际水平的现代技工教育体系,通过进一步加大国际合作力度,借鉴技工教育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先进理念、方法和成功经验无疑是一条捷径。为此,各地市都在国际联合办学方面进行了积极的尝试。
据介绍,惠州市通过与新加坡(新加坡理工学院)合作,积极借鉴新加坡职业教育先进的办学模式和经验,为当地经济发展提供优质技能人才,力争在惠州办一所部分专业具有国际水平的全国示范性技工院校。
对于惠州的绩效来说,此次与新加坡的合作,不但可以学习新加坡先进的办学模式,结合国家技师学院办学标准,打造适应珠三角地区工业发展需要的专业,尤其是信息技术、电子、石化、光机电专业等方面有着重要作用,同时还是一个提升师资水平的有效举措。借助对方的师资力量,通过联合举办培训项目,为惠州及珠三角地区培养适应当地工业结构的汽车工业、光机电工业等高等级技术人才。
另外,他们还在筹划组织技工院校优秀学生到新加坡技能实训基地培训学习提升技能水平,探讨考虑“2+1”、“1+2”或“3+2”等形式的联合办学模式,并为技工院校优秀学生输送海外就业开拓渠道。
而珠海市高级技工学校则在与澳大利亚现有的合作基础上,还将推动以珠海市高级技工学校为依托,与布里斯本TAFE学院(或澳大利亚其它TAFE学院)开展技工教育改革合作项目,并以此为契机,积极学习和借鉴澳大利亚职业技术教育体系的先进经验。
此外,粤港共建香港知专设计学院广东培训学院,培养工业设计师,也是两地合作培养广东省产业急需的高端技能人才的一次有益尝试。
重人才,多种鼓励政策为高技能人才营造良好氛围
除了技工教育硬件和软件设施方面的配备,全省各地加紧制定政策,营造尊重高技能人才的良好氛围,让广大技校学生能够享受到实实在在的关爱和好处。
根据《中共广东省委、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的决定》精神,取得高级职业资格证书的高级技工学校、技师学院毕业生,在政策上与大专学历人员同等对待。高级工以上的高技能人才在就业地连续就业满3年以上的,允许其在就业地入户。广东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等部门联合下发的《关于做好优秀农民工入户城镇工作的意见》中也明确指出,取得技师以上职业资格证书或取得高级工职业资格证书、在就业地工作并连续缴纳社会保险费2年的高技能人才可在就业地申请入户城镇。
同时,高级技工学校、技师学院毕业并取得高级职业资格证书的学生在职业准入、职务晋升及工资提升等方面享有与大专同等的待遇。设立技工院校技能竞赛专项资金,每年开展一次省级技工院校技能竞赛,对成绩优异的选手,按有关规定给予一定奖励晋升职业资格等级。
另据悉,广东省下一步的发展目标是建立高技能人才奖励和津贴制度;建立高技能人才在哪里工作和居住,其本人和家属就在哪里入户的制度等。省委、省政府还决定对优秀高技能人才颁发“南粤技术能手奖”,进一步肯定和提高了技能人才的地位与作用。
【数字】
技工教育的现在与未来
目前,全省共有技工院校242所,国家重点技校47所,高级技校35所,基本形成了以高级技校为龙头,重点技校为骨干,带动各类技校共同发展的技工教育新格局。
2003年以来,全省各类技工院校毕业生就业率连年保持在98%以上,培养高技能人才110多万人,为推动全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目前全省对技术工人的需求量大约在502万左右,实际拥有量却只有365万人,还有130多万的缺口。到2010年,广东省高技能人才需求总量将达273.6万人,缺口达131.7万人。
为满足广东省产业转型升级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需要,储备人才,缓解当前的就业压力,广东省技工院校今年计划招生26万人,扩招6万人,扩招增幅高达30%。
未来四年全省技工院校计划投入资金120亿元,实施技工教育倍增发展计划。
到2012年,广东省要建设一批示范性技工院校,打造一所在校生规模达到3万人、占地面积800亩以上的国际示范性技工院校;广州、深圳、珠海、中山四地通过新建、改建建设6-8所在校生规模1.5万人以上的部分专业具有国际水平的全国示范性技工院校;建设30所省级示范性技工院校;依托优质技工院校,建设50个高技能公共实训基地、100个示范性技工院校实训中心。技工院校在校生预计将达到100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