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括的职业生涯为什么会失败?
来源:有色金属工业人才中心 日期:2008-08-20 浏览 1016


赵括的职业生涯为什么会失败?



    一、赵括的职业定位分析
    赵括的职业生涯为什么会失败?是赵括没有文化、不懂兵法还是其他什么原因?如果说赵括没有文化不懂军事,那么连他的父亲在内的所有人都辩不倒他。其实赵括还是有本事的,但他为什么会失败?主要是他的职业定位不准确,起码是初期职业定位不准确,导致职业生涯的失败。什么又是职业定位?职业定位就是自我职业发展的定位,即个人进入职业世界后,根据实际工作经验,所感受到与自己内省的动机、需要、价值观、才干想符合的,能满足自我的一种长期稳定的职业定位。
    赵括被赵王任命为赵国二十万大军的军事主将。古时的军队里面有统帅、副帅、大将、副将、先锋、军师等,这就好比公司里面有CEO或总经理,是高级管理者,还有副总、总监、部门经理等。赵括当时显然还不具备担任三军统帅的年龄和经验,所以一下子担负重任是职业定位的基本错误。他完全可以从基层干起,哪怕是做个小队长,再火速提拔。试想,一个从来没有打过仗的小伙子,担任三军统帅,安得不败? 就好象一个公司,请一个刚毕业的大学生担任公司总经理,公司能发展吗?在职业走向设计的时候,必须考虑年龄和经验的因素,你不能在十七八岁的时候就跑到人才市场去说:“你们能否请我当总经理、董事长?”实践的第一步,就是考虑你的年龄适合做什么以及你有没有带团队的经验。
    所以,赵括的职业生涯开始阶段的职业定位应该根据他的兴趣,特长,个性等,还是应该定位于军事领域,但可以是基层带兵人员、副将、参谋长、军事教官,甚至作为重点培养的对象可以当大将廉颇的助理。
    二、赵括的职业生涯规划分析:
    职业生涯规划的含义是一个人规划未来职业发展的里程,考虑自己的能力、价值、性向以及阻力、助力,做好妥善的安排,期望自己能适得其所,而不是一个摆错位置的旗子。
    一、赵括的人格特征分析(根据《东周列国志》、《史记》等资料分析)
    A)赵括小时爱学兵法,谈起用兵的道理来头头是道,连他父亲赵奢也难不住他。所以赵括错误地认为自己领导军队没有问题;
    B)蔺相如对赵王说:“赵括只懂得读父亲的兵书,不会临阵应变,不能派他做大将。”
    C)赵括为将就知道显摆,军吏无敢仰视。所赐金帛,悉归私家。”
    带兵之道,在于智、信、仁、勇、严。赵括的智在于理论丰富,但不知变通,实际还在于缺乏实际经验;赵括当了主帅后,就忙着显示自己,谈不上赏罚分明,更不用说为人起码的信用了,说到底还在与年轻啊;“军吏无敢仰视”这句评语,所以赵括有哪里又有仁呢?而赵括又是第一次率兵作战,没有军功无以服众,勇也有限,严也一样;因此,作为军事主管性格方面还略有欠缺。俗话说:军队是个大熔炉,战争就是一所大学,赵括的性格还需要在战争中磨练,在战争中成长。
    二、赵括的职业生涯必须经历的几个阶段
    一个人的职业生涯规划必须经过16~25岁职业初期、25岁以后的职业发展阶段、35~45岁的职业维持阶段、45岁以后的职业后期、60岁以后的退休期。显然赵括任命为军事主将,违背了职业生涯的几个阶段。
    第三、赵括的职业定位、职业生涯规划与人生目标规划

    假如赵括能较好地规划他的职业生涯,从基层指挥官、参谋长、副官、军事教官、方面军主管、副统帅、统帅,一步一步脚踏实地,在战场上磨练自己,将自己丰富的理论和战斗的实践相结合,赵括还是非常有前途的,或许他能成为超过廉颇的一代名将,而不会是那个被中国几千年来所讥笑的只会纸上谈兵的灭国庸才了。
来源:中国猎头联盟论坛

推荐资讯
扫码关注
010-68790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