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课程开发主体及角色
来源:课程改革 日期:2007-09-21 浏览
徐国庆
 
    项目课程是目前倍受关注的一种职业教育课程模式。这种课程的开发自然离不开教育行政部门的组织、支持和课程专家的指导,而直接承担开发任务的主体应当是企业专家与教师,尤其职业院校教师要在其中发挥核心作用:,只有在他们的紧密合作下,才可能开发出高质量的项目课程。  即项目课程所主张的是教师与企业专家联合开发课程的机制,且企业专家作用的发挥要建立在教师的问题导引基础上,这与能力本位课程所倡导的从企业到学校的单向课程开发机制有重要区别。
    首先,项目课程继承了能力本位课程重视企业专家参与课程开发这一理念。项目课程开发中,项目选取要建立在工作任务分析基础上,否则就是盲目的;作为其课程内容的知识、技能的选择也要以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为基础,而对工作任务最为熟悉的人就是那些长期在对应岗位从事工作,且善于反思的企业专家。虽然通过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  许多职业院校教师获得了一些实际工作经验.但这些经验相对企业专家来说仍然是非常肤浅的。因此项目课程要确保其内容定位的准确,必须有企业专家的深度参与。
    问题是企业专家该如何参与,在哪些环节他们可能发挥重要作用?目前存在过度迷信企业专家的倾向。有些职业院校在课程设置、课程标准编写、项目设计等环节,均反复征求企业专家意见,结果不仅没有获得有价值的意见,反而使得自己无所适从,课程体系杂乱无章。其实,企业专家只是企业的专家,他们所熟悉的只是工作过程本身,对教育原理,尤其是项目课程开发这个高度专业化的领域其实是非常陌生的,他们所拥有教育知识或来源于其受教育经历,或日常所见所闻,并不具备专业水平。
    因此,在项目课程开发中对如何发挥企业专家的作用,应当有客观深入的技术性分析。事实上,企业专家能发挥重要作用的只是两个环节,即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以及教材编写。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阶段,企业专家的角色是提供工作过程中所要完成的任务,及完成这些任务所需要的职业能力的意见;教材编写阶段,企业专家的角色是就一些具体问题,如操作过程是否规范,所选设备和技术是否符合企业实际等提供意见。而这两个环节企业专家作用的发挥,均需要有教师预先设计的问题框架为条件。
    其次,项目课程开发中应当承担、而且能够承担主要任务的还是职教教师自己。一方面,尽管企业专家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他们基本不可能承担课程开发中大量非常艰辛的文本编写工作,同时也缺乏课程开发的理论与方法,且企业专家在项目课程开发中作用的发挥,也依赖于职教教师的主导行为;另一方面,这项工作也不太可能由本科院校教师承担,  因为本科院校教师受职业习惯影响,很难把握职业教育规律。职业院校发展的文化积淀、教师的长期教学经历,使得职教教师不仅能够很好地把握学生的学习能力,而且能够开发出符合职教教学实际的课程。CBE课程过分低估了教师开发课程的潜力,  而事实上职业院校教师具备这一能力,问题在于如何激发其动力。
    与英国、澳大利亚等国不同,我国职业教育的实施主体是职业院校,  它们有自己的历史和文化。也有自己对未来的设想。尽管其功能是为企业培养人才,但这并不能抹杀职业院校是独立发展的主体这一基本事实。因而当完全排斥教师在课程开发中的作用,或是完全把他们置于被动地位时,课程改革必然失败。充分发挥教师的主体作用,意味着建立起了基于学校的校企合作课程开发机制,这是一种企业要求与学校智慧相结合的课程开发机制,即企业在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和教材编写中系统阐明其对人才培养的要求,学校则基于这些要求以课程形式设计具体的教育过程,其中包括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准、教材等文本的编制。教师是一个富有巨大创新潜力的群体,许多教师的教学方法非常有创意;而项目课程开发中的项目设计是个弹性大、极富创新的环节,只有充分发挥教师的主体作用,项目课程开发才可能真正取得成功。
1 1 首页| 前页| 下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