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成都”……,实训楼A栋404室,一个机器人正在一张景点图上自动行走,每到一景点能准确读出景点对应的地名。
“这叫机器人游中国,十分有趣,不过这个机器人还得调适。我们刚做了一个方案,就是让机器人在这个线路图上,以最短的时间,最准备的信息读取来完成这条线路”, 12级电气自动化专业的梁永成等同学正在老师的指导下,一边调适机器人,一边兴奋的介绍着他们的项目。
这间课室,是学校机器人创新工作室,其成员主要为大二、大三的学生,2013年年底,梁永成等6名同学代表学校参加了由中国自动化学会机器人竞赛工作委员会、中国人工智能学会智能机器人专业委员会主办的“2013中国教育机器人大赛(全国总决赛)”,取得高职组1个特等奖和2个一等奖的好成绩,并在2013年粤台高职院校“单片机MCU协同创新”职业技能竞赛中获特等奖。
校企“抱团搭台”,师生“联袂出演”
学校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开办于2000年,是中央财政支持的重点建设专业,现有校内实训室15个,面积约
据悉,不同的工作室,针对的对象也有所不同,如PLC技能竞赛培训室,主要是针对大一的学生,熟悉和训练基础电路知识;机器人创新工作室,更多是大二、大三的学生,涉及的内容更全面,从结构创新、制作到编程,一系列的流程都需要学生自己设计完成。工作室每天开放,实行学生根据兴趣选择,自主安排时间、自由设计项目的“兴趣、自主、自由”开放准则,由专业老师轮流值班,并结合实际拿出项目由学生自主设计或制作,如“爱心电路板”、环保型电容储能式电蚊拍、太阳能花园灯等,其中,太阳能花园灯拟应用在学校的校园景观中。“这不仅仅是学生的实践平台,也是老师的科研基地,有时候,老师将产品设计出来,让学生进行改造制作,学生也很有成就感”,指导老师杨伟介绍道。
室内“小游戏”,游出“新天地”
2013中国教育机器人大赛机器人游中国比赛特等奖、2013中国教育机器人大赛广东赛区教育机器人智能搬运比赛一等奖……,以往的小游戏成就了现在的荣誉,也让来自大二的梁永成他们多了几份责任和担当:“专业协会需要今后的师弟师妹们保持这种激情,我们就要做好榜样和带头作用”。“学徒制”、“以老带新”是现在专业协会和工作室的运作模式,小小的工作室内,从去年开始,已陆续举办了“第一届学生专业协会作品展示会”、“第一届智能机器人大赛”等。今年4月份,由教育部组织的机器人大赛将在中国台湾举办,机器人创新工作室的几名同学正在准备开启他们的台湾之行。
“没有想过会去参加如此大型的比赛,当初只是凭着兴趣加入了这个工作室,平时都是在研究怎么让机器人搬运东西、当导游,很有趣,也不觉得辛苦。有时候为了解决一个问题,几个同学讨论研究可以进行到凌晨一两点也不觉得累”。12级电气自动化专业的洪培炜同学谈到。“做中玩、玩中学”,让机器人创新工作室的同学们对专业少了几分畏难情绪,而今后,他们也有信心能在这个舞台中创造出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