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大学三年要花多少钱?每节课要花多少钱?你毕业后多少年才能回报父母……。”这是学校正在开设的“算账课”的内容。感恩是一种处世哲学,也是生活中的大智慧。常怀感恩之心是一个人基本的素质要求。为了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和责任意识,学生工作处从学生一入校就大力开展学生感恩教育,于2013年9月-10月期间在2013级新生中开展一堂别开生面的感恩教育课——“算账课”,让每一位学生填写一张《学生学习资本投资效益分析表》,给自己好好算一笔账。
不算不知道,一算吓一跳
《学生学习资本投资效益分析表》里面有学费、生活费、通讯费、服装费等名目繁多的开支。第一步,根据此表填写自己各项上的实际消费数,最后合计、平均,看自己一个月、一天下来到底要花多少钱,折算出每课时多少费。第二步,将算账得出的结果和心得写信(或打电话)告诉自己的父母,并向父母询问他们在家每月的生活开销。第三步则让学生们根据算出来的3年大学的总消费,计算出需要多少年才能回报家庭和社会。车机学院王同学平时花钱没有节制,对自己花多少钱意识也不强,当天给自己算一笔账之后,发现自己每天的花费竟然高达上百元,大学三年的总花费累加起来达到了11万之巨。他顿时吓住了,感觉自己心里沉甸甸的,深切的感受了父母的不容易。与王同学有同样经历的学生不在少数,他们感慨地说:“真是不算不知道,一算吓一跳,以后坚决不再乱花钱”。
不算不知道,一算责任到
想想自己入校以后逃课上网、打游戏,荒废学业,而父母却在省吃俭用为自己贡献着一切;想想自己一天的花销,竟然是父母几天甚至十几天的花费;想想自己今后毕业工作8年甚至10年都无法回报父母;想想……。有的同学眼眶红了,有的同学甚至当场痛哭起来。“算账”让刚迈入大学校门的学子们产生强烈震撼,心灵受到强烈触动,许多同学头一次感觉到了自己身上肩负的重任。有学生表示,父母之恩无以为报,以后自己一定要孝敬他们。有的学生表示他再也不会像以前那样浑浑噩噩生活了,因为他身上肩负着父母的期望,他将在学校努力学习,毕业后努力工作,用自己的双手创造美好的明天让父母不再辛苦的劳作。小小算账课“算”出了同学们的责任感,“算”出了同学们努力学习的坚定步伐。
学校学生工作部部长雷希夷表示:“算账课”这种教育形式很好,切入点很小,但是却能够起到引导学生树立感恩意识和责任意识的良好效果。“算账课”算的不是帐,算的是情,算的父母对子女的一片爱护之情。因此,通过算账课,我们算出了父母的艰辛劳作,算出了学子的责任之感,算出学子的努力之志,更算出学子的前行之路,正所谓,小小算账课,感恩大文章。
湖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 周少斌 徐 晨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