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被航海院校称为史上最难就业年。南通航运职业技术学院直面严峻的就业形势,在实现2013届毕业生就业率98%的同时,未雨绸缪,贴近人才市场,贴紧用人单位,贴心毕业学生,精心布局2014届毕业生就业工作,努力实现航海类专业毕业生就业工作逆市不逆势。
就业形势早评估
航海类毕业生就业市场与全国宏观就业形势一样严峻和窘迫,由于全球金融危机造成经济下行,经贸环境恶化,加之航运业周期性发展规律,在前些年提速发展之后,运力严重过剩,从而造成整个航运市场跌入周期性低谷,且持续五年颓势不改。航运业的低迷必然带来航海类专业毕业生就业市场的形势严峻。早在2011年,学院举办了“航海人才需求与培养工作研讨会”,对金融危机后的航海类毕业生就业市场作出预测和预警。近几年,学院在正确评估航海类专业毕业生供远远大于求的就业市场总趋势的前提下,确立忧患意识、质量意识、竞争意识和服务意识,把学生的质量、综合素质、就业指导、市场服务等,作为航海类专业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核心竞争力加以打造,实现了航海类专业毕业生就业率高、就业质量高的就业工作目标,2011届和2012届毕业生就业率均在98%以上。
就业工作早布局
航海技术、轮机工程技术专业作为学院国家骨干院校重点建设专业,在建设布局中,突出航海人才市场需求,制定并实施了《关于进一步加强航海类专业人才培养的实施意见》,打造毕业生就业竞争力。经过努力,毕业生的职业能力和素质、英语水平等均有了提高。与此同时,提出了“稳固传统市场、拓展沿海沿江;订单培养双选和校园就业双选并举,抢占就业份额,规避市场风险;提供优质服务,赢得企业亲睐,实现学生高质量就业”的航海类专业毕业生就业工作构想。
作为“一把手”工程,学院党委书记袁卫国、院长杨泽宇等院领导,南下北上,遍访航运企业。院领导们利用参加2013中国海员技能大比武、2013中国海员大会、2013全国航海院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协作组年会、第十九届亚洲船东论坛以及在我校举办2013年第九届中国航海日主题活动等有利契机,积极宣传学校,拓展就业市场。
2013年暑期,就业指导处、航海系、轮机工程系领导和教师深入航运企业,开展毕业生跟踪调查,了解企业人才需求。在掌握第一手就业市场信息的基础上,就业指导处精心编印了《毕业生就业指导手册》,分发至毕业班学生,宣传就业政策、介绍企业情况。
针对航海类专业毕业生就业特点,以及多数航运企业减招的用人现状,学院审时度势,将2014届订单班毕业生提早到
为了准确把握每一位毕业生的思想状况,解决毕业生的实际问题,航海系、轮机工程系的辅导员、班主任通过问卷、班会、访谈等形式,密切与学生和家长的联系,对就业定位不准、就业意识不强等就业困难学生,分类开展指导,正面引导学生端正就业观,提升就业能力。同时密切与企业的联系,积极向企业推荐毕业生,做到推介会场场不落,学生与企业达成的就业意向天天更新。
就业逆市不逆势
功夫不负有心人,与抱怨企业不来招生或希望企业多投招生计划的院校相反,南通航运职业技术学院航海类专业订单、就业需求两旺。
2013年9月,共有10家企业为2013级航海类专业572名新生投放了543个订单计划。经校、企、学生多方努力,共有308名学生与企业签订了订单培养协议,订单率占新生总数的53.85%。其中航海技术专业158人,占新生人数的61.48%,轮机工程技术(轮机管理)专业106人,占新生人数的48.4%,船舶电气工程技术专业44人,占新生人数的45.83%。
自9月份起,北京中海、鑫裕盛、上海广嘉、华洋海事、厦门海隆、深圳中海、江苏远洋等有长期合作关系的企业陆续到校举办推介会。而青岛、大连等地今年也新增了一些航运企业来校招聘。中国外运长航集团南京油运股份有限公司尽管已经作出停招的决定,但仍将我院作为该企业今年唯一招生的学校。据统计,在校园双选会前,共有53家航运企业为2014届航海类专业毕业生提供了1217个就业岗位,供需比为1:1.70,其中航海技术专业544个,供需比1:1.72,轮机工程技术(轮机管理)专业495个,供需比1:1.86,船舶电气工程技术专业178个,供需比1:1.32。
南通航院 宣传部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