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院院长朱厚望在“协同创新中心”成立大会上致辞,并作“协同创新中心”筹建情况报告。朱厚望指出,“协同创新中心”的筹建,是适应国家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需要,也是深度融入航空产业、实现人才培养与技术协同创新的需要。它是非赢利性、非独立法人组织,实行空军装备部航空工厂管理部领导,湖南省教育厅、湖南省国防科技工业局、民航湖南安全监督管理局指导的理事会负责制。它是一个崭新的合作、互信、共赢平台,将搭建学校与企业、学校与学校、企业与企业之间沟通的桥梁。第一届理事会成员单位共有来自军队修理装备企业、中航工业企业、民用航空企业、通用航空企业、航空类科研院所、中高职院校等57家单位。其中,理事长单位1家,由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担任;副理事长单位10家,常务理事单位5家,理事单位41家。
朱厚望院长在“协同创新中心”成立大会上致辞
教育部职业与成人教育司高职高专处副处长任占营代表教育部职成司向大会致辞,向长沙航空职院及“协同创新中心”各成员单位表示祝贺。他强调说,长沙航空职院联合航空装备修理企业、科研院所、职业院校成立“协同创新中心”,构建了“军、行、企、校”四方参与的协同创新平台,积极探索校企深度融合良性运行机制,这在高等职业教育战线尚属首例。他预祝“协同创新中心”多出经验,早出成果!
教育部职业与成人教育司高职高专处副处长任占营向大会致辞
湖南省教育厅副厅长王键在会上讲话。他说,长沙航空职院航空办学特色鲜明,这次牵头组建“协同创新中心”,是贯彻党的十八大“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精神,落实省委、省政府对接产业发展现代高职教育的重大举措,是新形势下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内在要求,是推进行业、企业和高职院校共生发展的战略举措。可以说是形势之需、发展之要、振兴之计。他希望各方共同努力、协同创新、合作多赢,促进航空产业和航空职业教育又好又快发展。
湖南省教育厅副厅长王键在会上讲话
空装某部总质量师王旭东在会上讲话。他指出,长沙航空职院积极顺应航空产业创新发展潮流,主动携手国内同行同仁,成立航空职业教育与技术协同创新中心,不仅对推进航空职业教育深度融入航空产业链、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推进航空产业技术的交流融合与集成创新具有重大意义,就是一件值得十分推崇与嘉勉的事业。希望各方共同努力,早日使它成长为参天大树,结出累累硕果,为军队航空装备事业和国家航空产业的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空装某部总质量师王旭东讲话
领导参观实训现场
13日下午,航空职业教育与技术协同创新论坛开启。中国人民解放军第5719工厂向巧厂长、中航工业长沙5712飞机工业有限责任公司王文飞董事长、空军装备研究院航空研究所杨兴国副总工程师、湖南省教育科学研究院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研究所刘显泽所长、西安航空职业技术学院李永刚副院长、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陈勇副院长等来自企业、行业、学校的专家围绕“协同创新,共同发展”主题从不同视角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探讨,既富有前瞻的新视野,又具有实践的新思路,为下一步“协同创新中心”的创新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指导。
(中国人民解放军5719工厂向巧厂长做报告)
同时,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与多家理事单位达成合作办学意向,共有13家单位现场签约。中国人民解放军第5701工厂捐赠特涡2型发动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5702工厂捐赠歼-7型飞机配套修理工装设备及零备件、涡喷-8型解剖发动机等教学设备。与中国人民解放军第5702工厂合作举办飞机维修、发动机维修专业订单班;与中航工业贵州飞机有限责任公司联合举办无人机应用技术专业订单班;与中国人民解放军第4724工厂共建实习实训基地;与长沙通联航空技术有限公司合作共建通用航空器维修产学研基地;与湖南机场股份有限公司长沙黄花国际机场分公司合作共建航空服务实习基地;与湖南博联航空技术有限公司在无人机应用技术专业共建以及航模队训练与表演、无人机零配件加工等领域开展合作;与长沙财经学校等3所中职学校签订中高职衔接合作办学协议;与中国民航大学签订合作开办工程硕士教学点协议。
协同创新中心是一个崭新的合作、互信、共赢平台,搭建了学校与企业、学校与学校、企业与企业之间沟通的桥梁。协同创新中心的组建,有利于建立中高职人才系统培养机制、校企人才供求信息互通机制、职业院校沟通协作机制、国际交流与合作机制、人才资源优化与集聚机制,有利于实现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系统化、国家技术技能积累的制度化和人才成长道路的多样化;对促进航空职业院校与行业、企业更紧密地联合,促进校企双方在人才培养、产品开发和技术服务等方面更深入的合作,对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对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都将产生深远而积极的影响。
空军装备部航空工厂管理部总质量师王旭东、湖南省教育厅副厅长王键、教育部职业与成人教育司高职高专处副处长任占营、湖南省国防科技工业局副局长王超祥、民航湖南安全监督管理局党委副书记姜顺等出席大会并讲话。共有军队修理装备企业、中航工业企业、民用航空企业、通用航空企业、航空类科研院所、中高职院校等57家单位参加大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