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7日至30日,2009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在天津隆重举办。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的举办是对职业教育工作深化改革、加快发展所取得成果的一次大检阅,是职业院校广大师生奋发向上、锐意进取的精神风貌和熟练技能的一次大展示。
作为此项赛事的永久东道主,天津职业教育也在大赛的推动下向着又好又快的方向不断发展。2009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国·天津中职组模特技能比赛在北辰区中等职业技术学校举行,来自全国33个省市自治区的98名选手参加了比赛。2009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正在紧张进行,本次大赛新增了11个项目,比赛采取实景式操作。在天津职业大学承办的“3G基站建设维护及数据网组建”项目赛场,参赛选手竞相登场,展开激烈角逐。
轻工职业技术学院、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及国展中心等分别设立了赛场。 让学生与家长转变观念 点评:
职业技能大赛让更多人了解职业教育内涵,特别是“工学结合”“半工半读”人才培养模式被广泛认可。 为企业选拔合适人才 点评:
大赛就是要与社会人才需求挂钩,赛项的设置是与相关用人单位调研后开设的,就是为了实现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的无缝对接。职业院校的发展一直强调“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其专业设置都是紧贴市场需求的。市教委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职业院校设置专业一直坚持这样的原则:减少长线专业,发展短线专业,孵化新兴专业,形成特色专业,打造精品专业。并鼓励学校探索建立针对岗位群需要的、以能力为本位的课程体系。如天津交通职业学院,针对交通现代化发展需求,设置了报关与国际货运、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汽车整形技术、道路桥梁工程技术等多个新专业,进一步增强了专业设置的适应性和培训工作的针对性。再如渤海职业技术学院依托天津渤海化工集团,在专业建设上紧紧围绕化工产业链,开设了精细化工、工业分析、石油化工、高分子材料、环境保护、生化技术、化学制药等多个叫得响的专业。
作为全国首个职业教育改革试验区,为了更好地服务于滨海新区的开发开放,满足经济建设发展需要,本市建立了包括空客A320人才培养基地、百万吨级乙烯人才培养基地、千万吨级炼油人才培养基地、渤海化工园人才培养基地、金属制品人才培养基地、电子信息产业人才培养基地、金融外包服务人才培养基地、现代物流人才培养基地等一系列滨海新区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基地。
而本次技能大赛所设置的计算机应用技术、数控技术、电工电子、汽车运用与维修、建筑工程技术、数控机床装配调试与维修、产品造型设计及快速成型、3G基站建设维护及数控网组建、电子产品设计及制作等比赛项目正是在经济建设发展中急需人才的专业。
市教委副主任、2009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执委会副主任刘欣告诉记者,从去年首次举办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以来,大赛的指导思想就是要与社会人才需求挂钩,为经济发展服务。从赛项的设置可以看出,都是目前经济建设特别是本市滨海新区开发开放急需的人才。刘欣说,今年年初本市高职院校新增和调整了一些专业,如冶金职业技术学院新增的金属制品加工技术专业、海运职业学院新增的船机制造与维修等,都是在经过与相关用人单位的深度调研后精心开设的,目的就是为了实现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的无缝对接。“而今年大赛的亮点之一就是对获奖选手实行户口优惠政策,相信这些留津的技能高手们很快将成为在天津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滨海新区开发开放中不可或缺的技能型人才。”成为职教专业“风向标”点评:
赛事紧扣市场需求的专业领域,以赛项为引领,使院校以大赛为“坐标”,调整专业课程设置,改变教学方法。今年的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中职组设置了计算机应用技术、电工电子、烹饪、数控技术、汽车运用与维修、服装设计制作与模特表演以及美容美发等8大类、31个比赛项目,其中建筑专业的比赛是今年新增加的。高职组则分为4大类、4个项目,其中的机电一体化、数控机床装配与调试、3G基站建设与维护等也是新设赛事。这些新设的赛事紧扣的是市场需求的专业领域,职业技能大赛已经成为职业院校专业设置的“风向标”。
天津职业大学承担了“3G基站建设维护及数据网组建”项目,校长董刚介绍说,目前,全国的一千多所职业院校中,开设通讯专业的有一百多所,但是,都没有设置专门的3G专业。3G技术是一个比较新鲜的事物,这既是挑战,同时也是重大机遇。而此项比赛的设置,是职业教育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发展方向,适应当前3G通讯技术的快速发展、满足社会对此方面人才需求的举措。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应该走在产业发展的前面,在高职院校还没有完全建立起“3G”通信专业的情况下,今年高职组技能大赛专门设置“3G”赛项,其战略目标是希望通过大赛引领职业院校相关专业的建设与发展。通信专业以前是学校的弱项,但通过筹办赛事,需要培训老师与选手,就必须进行教学改革,加强专业建设。现在,“短腿”通信专业变为了强项;其次,通过技能大赛这根纽带,学校与中兴、华为、思科等国内3G设备生产商建立了紧密的战略合作联系,不但获赠了一批先进的通讯技术设备,而且这些设备生产商还为学校培训师资力量,建设学生实训、实践基地等。另外,赛事牵动了10个学院的学生参与。比如,国交学院承担礼仪服务;电信学院承担志愿者服务;生环学院为在现场休息的指导老师提供宝石鉴定服务;视光学院为现场休息者提供验光配镜服务……在这期间,10个专业的同学都施展自己的才华,使得现场成了一场“实训大课”。
与“3G基站建设维护及数据网组建”一样,“数控机床装配调试与维修”比赛项目对全国90%开设有数控机床专业的高职院校来说也具有相当大的挑战性。以赛项为引领,使绝大多数院校以大赛为“坐标”,加快设备更新换代,调整专业课程设置,改变教学方法,以适应行业企业的发展趋势。
教育部有关负责人说,定期举办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是为了把职业教育多年来探索出的“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经验和做法向社会和公众进行展示,同时以引领整个职业院校的教学改革和技术创新。近几年的情况表明,通过赛事,通过项目的竞赛,来拉动全国各个区域的相关专业的发展,从而为经济服务,为产业发展服务,效果是明显的。 (本报记者 张雯婧)
(来源:《天津日报》2009年7月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