娄底职院打造实践教学可持续发展体系
来源:湖南省信息 日期:2011-12-22 浏览

 

从训练中来到实践中去强化岗位能力、职业素质
 
娄底职院打造实践教学可持续发展体系
 
      10月30日,娄底职院建筑工程专业30名学生到湖南城建职院参加了湖南省2011年建筑工程专业技能抽查,走出赛场,杨天浩同学很自信地告诉记者,“抽查共有4个模块,很注重考查知识与技能的掌握。许多内容都是老师平时上课和训练的重点,感觉发挥良好。”湖南省规定,如果某一个专业连续抽查两次,合格率仍然达不到规定要求,省里将勒令该校停办此专业。娄底职院建艺系夏主任说,用这种方式能切实考核出学校教学训练的真实水平。我们从中看到了省里加强专业技能培养的决心,感受到了质量监控措施的力度。“由于平时教学、实训做的都很实,实践操作应用安排严谨,我们的学生都经得起检验。”
      技能抽测制度主要考查一所学校的实践教学质量。近年来,娄底职院积极推行“课证相融、训赛相通、产学相接、工学相长”的工学结合的实践教学机制,通过提高各专业的“三对接”“三融合”(人才培养融合地方需求、专业紧密对接娄底主导产业;人才培养融合企业资源、课程紧密对接职业岗位能力;人才培养融合职业标准、教学紧密对接实际工作过程),突出岗位核心能力,推进实践性教学系统化建设,提高教学对未来职业与岗位的融入度,取得了较好成效。
 
在教学中实践
 
      年初制定教学工作方案时,该院明确提出:以服务为主线,以质量为核心,以“三化”( 优化、深化、强化)为重要举措推进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一是优化专业结构,重点建设机电一体化技术、煤矿开采技术、畜牧兽医专业为主体,相关专业为支撑的三个重点建设专业群。二是深化课程改革,着力构建工学结合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模式。积极引入行业企业技术标准,开发适应不同职业特征的项目课程、双证课程、学习领域课程等;参照职业岗位任职要求,制订和优化人才培养方案;通过校企合作、校校合作,构建便于自主学习的共享型专业教学资源库,加强数字化校园建设,强化教学资源平台建设;完善促进学生技能培养提升的实践教学系统;推行以岗定学的模块化教学、以任务定学的项目教学、以资源定学的活动教学、以实际定学的案例教学、以情景定学的仿真教学等教学模式。三是强化教学管理,建立健全的质量保障体系。建立系部对外服务实体机构、重组基层教学科研业务管理部门、结合社会行业实体机构内部设置来带动管理创新;完善《学籍管理制度》、《顶岗实习管理办法》、《生产性实训管理办法》等制度;以三个“符合度”、毕业生就业水平和企业满意度来评价人才培养质量。
      按照“体系健全、设计严谨、突出实效”的要求,学院全面启动实践教学体系建设工作。从开发专业技能培养标准到建立相关的运行制度,建设标准体系、运行体系,建设管理体系,从实践教学条件建设到教师队伍、管理人员队伍建设,逐步开展。
      一是突出抓人才培养方案的系统优化。注重从学院、专业、课程与教育教学等层面整体思考与设计,注重体现“双主体”育人、“双课堂”教学、“双系统”循环、“双证书”融通等教学要求;二是突出抓教学管理制度的全面修订。以完善弹性学习制度、技能抽测制度、“三证书”制度、质量监控制度、课程考核制度、教学评估制度、成果培育制度等为重点,形成与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同步适应的教学管理制度框架和质量保障体系。三是突出抓“十二五”实践性教学资源建设方案的编制论证。以专业群为基础,以重点建设专业和重点项目建设为抓手,大力推进专业实践教学的系统化建设、专业核心课程的标准化建设和专业教学资源的信息化建设。
      在实践教学体系的建设上,该院重点突出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基本技能训练,建设具有“学做合一”功能的教学场所。第二个层次是综合技能训练。通过校内生产性实训,实现以学为主的“工”,为校外以工为主的“学”——顶岗实习打好基础。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既像工厂又不是工厂,它具有教学功能,设备配置具有先进性、教学性和生产性。运行模式按市场化机制进行,一般是企业负责产品生产、经营、维护,企业提供实训材料、负担实训成本、负责指导学生生产性实训任务。第三个层次是创业创新能力培养。娄底职院与煤机行业合作成立煤机研发中心,师生共同参与技术项目的设计研发,坚持立体式开发服务,以技术开发、产品开发、成果转化服务于企业,以企业项目为载体,在“教师带学生”的研发中培养学生的创业创新意识和能力,实现综合技能实践与应用能力的提高。
      该院建筑工程系教学主任李清奇告诉记者,每个学期专业技能理论课完成后,他们就针对专业技能搞综合实训。学校正在搞基础建设,正好有好多工地,他们就带领建筑工程专业学生全程参与施工。比如针对施工员模块,从识图、钢筋下料到施工组织设计、预算,学生亲自参与,而且岗位不仅局限于施工。“这种指导和训练会让学生受益终身。”
      机电系的实习工厂实验开出率达到100%,什么时候去看,都有学生在实训,包括双休日、晚上、节假日。
                
在竞赛中引导
 
      娄底职院将举办技能竞赛制度化、常态化,形成国家、省级、院级三级技能竞赛体系,做到了技能竞赛专业全覆盖、学生全覆盖、项目全覆盖。
      5月5日至5月7日,2011年湖南省职业院校技能竞赛在长沙如期举行。来自全省51所高职院校的484名选手参加了高职组8个项目的角逐。娄底职院建艺系彭艳云老师指导的张瑜同学以全省第二名的好成绩荣获平面设计项目一等奖;电信系谢平老师指导的柳宇、尹波团队、吴水平老师指导的廖书鹏、陈砚寒团队均获得芯片级检测维修与信息服务项目三等奖;机电系陈宝华老师在机械部件创新设计与制造教学方案设计项目中获得三等奖。
      艺术设计专业指导老师彭艳云说:我指导学生首先不讲我的想法,会鼓励他们自己想,比如出一个主题,一周时间内自己构思,提交一份报告;然后课上一起研究讲评,在讲评过程中其他学生会有很多启发。设计作品讲究创意,我的平时训练从两方面着手:一是基本技能的强化,每个人都必须独立完成一幅作品;二是创意的集中式训练。大量的看国内国际成熟的作品,分析、体会,将心得融入自己的创作。
      在全省甚至全国职业技能大赛中,娄底职院品牌效应初显。电信系的应用电子技术、公管系的导游、文秘,财贸系的会计与市场营销一旦参赛就能捧回大大小小的荣誉证书、奖杯,令省内其他高职院校自叹弗如。如公管系学生张晓参加湖南省第九届大学生旅游论坛情景模拟导游大赛获得单项一等奖,电信系廖书鹏、柳宇同学参加2011湖南省职业院校技能竞赛获得三等奖,电信系陈砚寒、尹波同学参加2011湖南省职业院校技能竞赛获得三等奖,建艺系张瑜同学参加2011湖南省职业院校技能竞赛获得一等奖。这些荣誉从一个侧面见证了学院实践教学的实力与效果。
 
在鉴定中检验
 
      毕业后能否零距离上岗,是考验高职院校教学质量、决定高职学生就业率的一个重要因素。高职院校尤其强调职业资格证书的鉴定与取证。娄底职院严格推行双证制,06年便出台了制度,明确提出各个专业取证的要求,并将职业资格证的内容有效融入人才培养方案以及课程体系之中。在具体操作中,该院抓好五环节,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职业资格取证通过率。
      一是抓好入校时的宣传教育。强调职业资格证的重要,介绍各专业可以考什么证,从事专业对口工作需要考取什么资格证,让学生制定明确的学习规划。
      二是抓好课程体系与职业资格证书的对接。设计课程体系时,按照专业必考职业资格证要求的模块进行统筹规划。如导游资格证考试涉及到理论考试和实践考试,课程就有针对性地设置了专门的实训课。现《模拟导游》课正在进行工学结合课程开发,已见成效。
      三是课程内容与证书对接。导游证考试内容涉及到旅游、地理、人文、管理、法规等几方面,该专业就相应开设了旅游概况、旅游法规、旅游管理、主要客源国、旅游地理、旅游礼仪等课程。在设计课程内容时,要求紧扣导游证的考试范围。教材的选取、内容的选择等各个环节都要求与导游证的考试衔接。
      四是抓好教学过程与证书的对接。从内容的组织、教学方式、考核方式等方面,全面与资格证考取对接。鼓励学生进行知识的转化、应用,鼓励学生多说、多表演、多练习,进行各种实战训练。
      五是抓好考核与考证的对接。考试出题就按照职业证制卷标准出。如导游相关课程考试题目均为历年来的湖南省导游资格证考试题目。
  由于“五抓”措施到位,几年来娄底职院的职业资格取证率均保持在较高水平。导游证近几年过关率居湘中地区首位,技能竞赛名列前茅。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中级职业资格证书取证率达95.4%,高级职业资格证书取证率55.3%。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中级职业资格证书取证率达100%,高级职业资格证书取证率达52%。会计专业的鉴定几年来通过率一直保持在96%,在全省居前列。由于鉴定工作组织严谨,效果好,娄底职院被评为高新技术全国职业技能鉴定优秀考点。
 
在实习中补缺
      顶岗实习往往最能够检验专业教学的成果。“教得好不好,能不能用上,一试就知道。”该院实习基地之一资江煤业集团总经理苏明清说。
  娄底职院资源开发类专业紧密对接娄底煤炭产业,按照“政府主导、行业支持、企业参与、学院承办”的思路,通过“企业订单、学校接单、政府买单”的方式,采用“2.5+0.5”分段组织教学,设立资助基金,实行免费培养。以“五定”(定协议畅通运行、定岗位师傅带徒、定责任考核评价、定就业校企联动、定项目完成毕业设计)保证实习效果,力促顶岗实习落到实处。煤炭专业学生一入学就与企业签订协议,企业派人指导专业体系、课程体系建设。“我们一年有3个月时间都在煤矿上。”该院09采矿1班学生刘佳权告诉记者。“我们的课堂就在井下,学院指导老师和煤矿的技术人员会全程指导我们,还会给我们布置作业。”实训不走过场,吃、住、下井、设计、操作,在煤矿上一扎就是几个月,让学生真正成为了准员工。
      “在顶岗实习中,我们发现了很多知识的缺漏,不懂的话一是问老师,二是当天立马去查书、查资料,一旦弄懂了,真有醐醍灌顶的感觉。”回到学校,反馈给老师,老师下次教学就会在有关的环节重点进行讲解,“就这样反复几轮,我们的专业技能一点点强大起来。”09采矿1班学生张波笑称。
 
      态度决定结果,细节决定成败。作为一所地方性高职院校,娄底职院在区域竞争中并没有太多优势,凭着一股不服输的精神、凭着敢拼敢闯的理念、注重细节的态度,每项工作都做到准备充分、态度严谨、逆势而上、心态良好,最终取得了良好的成绩。通过抓好教学、实习、抽测、鉴定取证等几个环节,该院的实践教学建立起了一个较为成熟的体系。娄底职院始终贯彻“教、学、做合一”的原则,积极探索以岗位定学的模块化教学、以任务定学的项目教学、以资源定学的活动教学、以实际定学的案例教学、以情境定学的仿真教学等实践教学方法,形成了“教室、车间合一”、“学生、学徒合一”、“做中学、做中教、做中考”的教学模式,各专业以岗位作业流程为依据完善了专业技能培养标准,基本形成“课证相融、训赛相通、产学相接、工学相长”的实践教学机制,有效促进了学生技能水平的稳步提高。近三年来,毕业生职业资格取证率达到了97%;学生获得国家级和省级技能竞赛奖项101个。经过严谨训练,该院学生的素质也得到了很大提升,就业质量居全省前列。近三年毕业生就业率达到了97.1%,对口就业率达到了78.5%,用人单位对毕业生满意率达到了92%。
 积极推进校企对接、积极探索技能型人才系统培养、强化实践育人、转变培养方式、建设教学团队、实施第三方评价,更多地让企业参与,让学生到岗位上实践,让学生练就了一身本领,“以前我们很怕考试,考试之前非常紧张,压力很大;现在好了,基本的知识点在课堂上、在训练中、在实习中都涉及到了,进行了重点强化,面对任何考试测试,我们都有了底气。”(娄底职院 欧阳琦 供稿)
 
 



1 1 首页| 前页| 下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