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职业技术学院:校企“四合作”带来三方“四赢”
来源:广西日报 日期:2011-07-25 浏览

 

  2010年,在全国高考报名人数持续下降、很多高职高专院校“吃不饱”的背景下,广西职业技术学院却异军突起,当年招生突破4000人大关,全日制在校生直逼1.2万人。
  2011年3月,广西职业技术学院联合广西三所国家示范高职院校在南宁召开首届“单独招生联合测试”新闻发布会,以单独招生联盟的形式探索高职教育人才多样化选拔录取机制。
  2011年6月,广西职业技术学院“南宁赢创美诗订单班”考生见面会在武鸣县高中举行,世界500强企业德国赢创工业股份公司全资子公司南宁赢创美诗药业有限公司、广西职业技术学院、武鸣县教育局领导一同出席,30名武鸣籍考生填报“赢创班”,被录取的考生三年后将成为世界500强企业的员工。
  2004至2011年,广西职业技术学院毕业生初次就业率连续八年保持在95%以上,居广西同类院校前列。
  ……
  广西职业技术学院这几年招生、就业都很“火”。“火”从何来?近日,记者深入广西职业技术学院采访得知,该学院坚持几十年的校企合作办学已经发展到了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的“四个合作”人才培养新模式,人才培养质量和办学水平大大提高,学校、企业、学生在“行业—企业—学校”项目纽带型校企合作办学中获得“四赢”。
  学校:订单+基地+名师+精品
 
  经过多年实践和创新,广西职业技术学院确立了“行业—企业—学校”项目纽带型校企合作办学长效机制。这一机制的最大特点是以企业项目为载体,学院以自身优势作为合作重点,为企业提供人才和专业技术支持,企业参与人才培养全过程,以项目合作带动校企合作,促进工学结合,使学校与企业的合作更为紧密,形成了一个互惠共赢的合作共同体。
  企业“订单班”是广西职业技术学院多年校企合作的成果之一。防城港金桥企业集团是较早与广西职业技术学院开展“订单”培养的企业之一,该企业2007年开始与学院联办“金桥班”,双方联合组建专业管理委员会,共同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共同开发教材和课程,共建实训室,共建教学团队,共同指导学生实习及就业,企业参与教学和人才培养的全过程,每年还给订单班优秀学生颁发“金桥奖学金”,形成了“人才共育、过程共管、成果共享、责任共担”办学机制。
  “订单班培养出来的学生专业知识扎实、技能过硬,毕业实习期间就可以当作员工来用了,并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非常适应我们企业胃口。”金桥集团董事长邓其龙如是说。广职院订单式培养出来的毕业生,得到了越来越多企业的认可。截至目前,除金桥集团连续五年开设“金桥订单班”外,三江侗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南宁赢创美诗药业有限公司、上海至能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玉柴物流集团、广西南南铝加工有限公司等20余家政府机关和知名企业与广职院开办以企业冠名的“订单班”。“订单班”毕业生成了香饽饽,供不应求。
  学院还通过项目纽带型校企合作这一平台,打造出一支优秀的教师队伍。现拥有全国优秀教师3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人、广西教学名师4人、广西高校首届科技杰出人才1人、自治区级优秀教学团队4个;建成国家教学改革试点专业2个、国家级精品课程4门、广西优质专业17个、自治区精品课程16门。如今,广西职业技术学院与企业共同建设了3个国家级职业教育实训基地、8个自治区示范性高职教育实训基地,共同开发了4门国家级精品课程,先后获广西科技进步三等奖5项,荣获“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广西高校教学工作先进单位”、“全区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单位”等多项荣誉。
  企业:人才+技术+效益+发展
  校企合作能否顺利进行下去,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合作能不能给企业带来实实在在的效益和发展。
  2008年,以开发有机茶产品著称的广西乐业县顾式茶有限公司慕名来到广西职业技术学院寻求合作。该公司2004年正式运作后,一直苦于缺乏技术骨干而未能研发出自己的有机茶品牌和打开国际市场。双方建立产学合作关系后,广西职业技术学院利用雄厚的师资和科研优势,在成果转化、茶叶新产品研发、产品包装设计等方面为该企业提供集成式服务。经过一年多的努力,学院先后为该公司研发出“金丹”、“绿八桂”等名优有机茶新品,并获日本(JAS)、美国(USAD)和欧盟(EU)有机茶及有机茶园认证,成为中国2万多家茶叶公司中获得国际有机茶认证最多、认证级别最高的有机茶产品。为此,该公司的有机茶品牌上市后深受欢迎,供不应求,50克能卖到上千元,为公司增创利税800多万元。同时,在该公司实习的10名茶叶制作与加工专业学生毕业后顺利加盟,为公司注入新鲜血液。目前,顾式茶有限公司与学院的合作范围和项目逐步扩大,涉及企业管理、计算机运用、联合申报建设广西人才小高地等方面,为推进广西茶业经济的快速发展贡献力量。
  广西农垦茶业集团是与广西职业技术学院开展校企合作的又一大赢家。几年来,双方先后共同研发出“广西绿乌龙茶”、“广西乌龙茶”、“广西黄金龙茶”等多个茶叶新品,并荣获广西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双方合作的项目已为企业增创利税上亿元,为广西茶农增收上千万元。2008年,在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成就展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政法委书记周永康品尝双方研发的“黄金龙”后给予充分肯定。
  广西浩海农贸公司与学院共同承担“优质高产抗病油梨新品种繁育高技术产业化示范工程”已列入国家发改委农业专项,并在广西推广种植5000余亩;广西农垦糖业集团与学院合作的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子课题“糖厂农务管理信息技术服务应用示范”已在广西农垦大面积推广应用,取得良好的效益;学院廖威博士与广西明阳生化集团股份科技有限公司共同承担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基于单细胞分析的生物乙醇发酵应用基础研究”已寻找出生物乙醇发酵的适宜光谱条件,为进一步开展生物乙醇发酵应用与示范打下了技术基础……
  广西职业技术学院为企业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提升了企业的生产技术和管理水平,给企业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效益,促进了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因而赢得了广大企业的广泛支持和赞誉,该校先后与区内外150多家行业企业单位建立了紧密型产学合作关系,大大增强了学校的办学活力和竞争力。目前该院依托广西农垦产学研合作联盟,正在筹备由自治区农垦局、自治区教育厅、广西农垦各大集团企业和产业园区、行业协会、科研院所、科技示范园区等组成的广西职业技术学院理事会,汇聚八方力量创建国家示范性骨干高职院校。
  学生:技能+素质+道德+就业
  走在广西职业技术学院校园中,圆通速递吴圩分公司、中国移动广西公司广西职业技术学院基站、广西绿垦公司神农茶坊、胜峰纯净水厂等一批由企业出资、校企共建的“校中厂(站)”让记者应接不暇。在该院国家级物流实训基地里,记者看到上海圆通速递有限公司吴圩分公司办公室一片忙碌,几排高大的货架上排满了待送的包裹。
  “我们公司‘麻雀’虽小,但‘五脏’俱全,设有物流部、邮件部、问题部,全部按正规公司运行和管理,公司职员是物流管理、经济信息管理、电子商务、市场营销等专业学生,经过两年的市场开拓,公司业务已经辐射到学院周边的明阳工业区各大企业、广西师范学院师园学院、广西演艺职业学院、明阳糖厂、吴圩镇等区域,既有师生网购的日常生活用品,也有大宗物品,业务量由最初的几十元/月飚升到6000元/月。我们已经习惯了学生和员工角色的随时切换,不仅解决了部分生活费,感受了企业制度和文化,更重要的是学会了做人、做事,培养了团队意识。”公司经理、09物流管理专业学生粟英征向记者介绍说。
  企业“冠名”学生技能大赛是广西职业技术学院人才培养的又一大特色。该院自2006年以来每年举办一届“学生技能与创新大赛”,历时一个月,结合专业、课程和行业岗位开展专业技能竞赛。技能大赛越来越吸引企业的注意力,企业参与度越来越高。在去年第五届技能大赛上,全院共有9200人次参加52项比赛,广西东亚糖业集团、广西秘书协会和广西城市职业学院等47个企业单位参与,其中校企合作项目30个,“金桥杯”、“锐捷杯”、“科文杯”、“统一赚我第一桶金”等企业冠名赞助项目25个,校企同台竞技项目15个。企业争相冠名,一个重要目的就是通过竞赛“物色”人才,如广西东亚糖业集团公司、冠桂糖业集团公司领导在担任现代电气控制系统设计竞赛评委过程中,对学生所表现出来的技能水平相当满意,当场招录学生16人。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让广职院的学生得到了仿真式训练,练就了一身过硬的技能和本领,在参加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全国大学生英语演讲大赛、全国数学建模竞赛、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全国大学生网络商务创新应用大赛等全国各级各类比赛中脱颖而出,屡屡获奖。据统计,2010年到2011年上半年,该院学生荣获全国性技能竞赛一等奖18项、二等奖32项、三等奖38项,获省级技能竞赛二等奖以上288项。2004至2011年,广西职业技术学院毕业生初次就业率连续八年保持在95%以上,居广西同类院校前列,学生成为校企合作的最终和最大受益者。
(本报记者 贺波 本报通讯员 莫智剑)
1 1 首页| 前页| 下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