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高职学生文化素质教育 全面提升高职学生综合素质
来源:院校风采 日期:2008-05-16 浏览
    近日,无锡职业技术学院捷报频传,在4月底刚刚获悉17位学生获得教育部国家语委颁发的“第二届全国高等院校学生语言文字基本功大赛”一、二、三等奖后,五月份又从江苏省高教学会传来喜讯,该校经济管理学院经济贸易系电子商务40732 班的庞洪现同学荣获了“江苏省首届文科大学生自然科学知识竞赛”一等奖,还有5名学生荣获三等奖,20名学生荣获优秀奖。这也是继去年该校汽车专业姜其峰同学荣获“江苏省第二届理工科大学生人文社科知识竞赛” 一等奖后,该校再度获得如此佳绩。
    正如一些有识之士指出的,如果将高等职业教育搞成一种急功近利的职业工具训练,既不符合学生个人的发展需求,也不符合企业的长远发展。高职毕业生在思想、情感、人格等方面应该是健全的。未来的企业家和员工必须具备高度的责任感、健全的人格、足够的智慧,才能使企业保持良好的可持续 发展能力,才能建立起创新精神和能力。因此,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在育人方面有着提高学生人文素质之不可推卸的神圣职责。
    作为全国首批28所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单位,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历来重视对学生进行全面素质教育。在全面建设“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的进程中,不仅加强学生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的培养,还高度重视学生职业素质和人的全面发展。特别是近几年开展的校园职教文化建设、创新教育、形势与政策报告会、“三个代表”学习宣讲团、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等一系列素质教育的改革措施,不仅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也提高了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发展潜能,涌现出了一大批素质教育的成果和学生优秀典型。从2007年开始,学院以加强文化素质教育为突破口,把“全面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教师的文化素养和学校的文化品位”三者结合起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促使专业教育和人文科学教育互相渗透。文化素质教育的内容和形式丰富多采,具有全方位、多层次、高品位、多样化的特点,集中表现在三个方面:
    1加强制度建设,组建文化素质教育工作网络。
    学院制订了与人才培养目标相适应的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实施方案、管理制度、评价办法、保障监督制度等一系列文件,对文化素质教育进行全面质量管理和过程考量。学院要求每个学生修满9学分,并开设文、理科学生互修课,将文化素质教育课程纳入专业教学计划和人才培养方案,形成文化素质教育体系与专业教育体系相互融合的格局。
    在组织管理上,组建文化素质教育领导小组和校、院系、班级整体工作网络。同时,成立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专职机构和专项经费投入,将文化素质教育工作绩效纳入部门年度考核体系,从而实现文化素质教育制度化、系统化、规范化。
    2、通过课程、讲座和社会实践活动多元化方式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将文化素质教育纳入专业教学计划和人才培养方案,根据不同专业、不同生源开设有针对性的文化素质必修和选修课程,特别是增加选修课数量,让学生有足够的课程可选,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特长发展;开设“星期二讲堂”,聘请校内外人文艺术教育方面造诣较深的教师、专家学者举办精彩人文讲座,开拓学生视野,扩大学生知识面;通过课外活动,比如每年都举办“五四科技文化艺术节”、“读者节”、CCTV全国大学生机器人大赛、动漫设计大赛、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人文与自然科学知识竞赛、“高雅艺术进校园”等,丰富校园文化生活,激励学生在社团活动和各项比赛中提高素质;注重校园文化建设,增建大学生文化广场,优化美化校园,提升校园育人环境的品位、格调。
    同时,建立校外文化素质教育基地,通过社会实践、工学结合、打工实习、 青年志愿者活动等途径,让学生在工作中、奉献中培养职业道德和人文精神,提高综合素质。
    3、加强教师的人文素质教育
    为解决工科院校的教师,特别是年轻教师自身也缺乏人文学科问题,学院一方面让本校的高级职称教师、专业带头人、领导干部开设选修课程和讲座,另一方面注意提高在职教师文化素养,引进人文学科专业的研究生充实辅导员队伍,引领广大师生加强文化素质的学习与提高,营造优良的校园文化,丰富学生的校园文化生活。
 
 
(无锡职业技术学院文化素质教育办公室供稿)
1 1 首页| 前页| 下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