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促进发展,数字决定未来------有色人才 “十二五”信息化建设成果及职业信用平台运营思路
作者:ysrc 日期:2016-02-26 浏览

信息促进发展,数字决定未来
--有色人才 “十二五”信息化建设成果及职业信用平台运营思路


在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和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相关政策的指导下,有色金属工业人才中心在十二五期间完成了行业人力资源库管理系统、电子影像档案管理系统、人才派遣管理系统、职称网上评审管理系统、远程教育培训系统、开源人才网站管理系统和私有云系统集成及安全加固等信息化工程项目建设,建设内容涵盖人才流动、岗位评价、继续教育、基础设施等领域。
各类信息系统根据业务流程、客户需求和同行经验等要素进行集中采购或招标外包建设,建设成果大幅度提高了人才中心工作效率和行业人才服务能力,解决了传统业务中遇到的一些问题,具体内容如下:


一、人才库管理系统


人才库管理系统的设计理念源于人事档案的创建过程,人才信息的创建主体为用人单位或社会机构即信息源的创建者;信息创建的客体为个人,可创建辅助证明职业业绩的相关信息;各类信息汇总由系统运营管理单位进行审核,审核后的档案,具有较高的真实性,通过该方法创建的人才履历信息主要解决以下问题:
1.通过入库机制设计可建立分行业、分领域、分专业的战略科学家、科技领军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企业家)、专业技术人才、高技能人才、农村实用人才、社会工作人才信息储备库。解决行业、企业在重大项目人员选择、各类人力资源报告数据来源不清、行业人才流动统计缺乏数据保障、行业人才统计依据不足等问题;
2.入库人员的教育、职业资格等信息的一站式查询,解决了各类证书在不同网站查询的繁琐性问题;
3.入库人员的职称证书、行业证书的统一登记,解决部分行业职称和资格信息没有全国统一查询网站的问题;
4.入库人员的职业、培训、获奖、项目等信息由用人单位或培训单位创建,这种信息创建形式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入库人员虚报职务、夸大职责和业绩的行为,简历真实程度大大提高,对人才求职和企业干部选拔、晋级有较为重要的参考依据;
5.人才信息的高度统一管理为人才合理流动提供了制约机制,企业在人才流动时可添加离职原因,结合职业信用举报等功能设计,解决了人才恶意流动时给企业带来的追责困难等问题。


二、电子影像档案管理系统


电子影像档案管理系统是利用扫描仪等图像采集设备,将书面档案纸张或缩微胶片上的信息转换成数字影像文档,采用OCR文字识别技术,实现“以文本为检索对象,以原稿图像为检索结果”的全文检索,建立人事的影像资料数据库,实现影像采集、影像存储、影像检索、申请借阅和借用,审核管理的信息化运营平台。该系统解决的问题有:
1.影像档案可通过局域网或互联网安全加密访问,解决了人事档案长期归档查找困难,人工查询速度慢,纸张受损、变质造成档案修复困难等问题;
2.档案借阅直接查看影像资料,解决了传统借阅方式可能造成原件受损或遗失等问题;
3.档案借用转为影像档案远程调取或系统复制方式,解决了借用的过程中人事档案内容容易被涂改、删减、添加等问题;
4.影像档案利用云计算技术安全存储,解决了书面档案调走后,无法查阅比对等问题;
5.影像转换后的书面档案可以大大减少存放空间,解决了档案室管理成本昂贵的问题。


三、人才派遣管理系统


人才派遣综合业务系统是以信息化手段将派遣业务流程规范化、具体化,系统依托强大的数据库,具有各项查询、统计分析、业务提醒等功能,减少业务处理所形成的大量数据处理工作量,节约了人力和物力的投入,提高业务处理效率和工作强度。该系统解决的问题有:
1.通过提升数据的集中管理能力,解决了派遣业务电子表格手工处理易出错,分散数据信息无法整合和实时统计困难等问题;
2.业务流程标准化管理,解决了凭经验和习惯管理业务的问题;
3.互联网架构模式,解决了传统业务中人才中心与用人单位间信息不同步的问题。


四、职称网络评审管理系统


评审管理系统能全面、及时地掌握人才评审情况和评审委员会的状况,促进职称信息资源共享。系统能够实现网络环境下的远程申报、结果查询;实现人才测评、评审、评议过程的电子化、网络化;系统可对整个申报及评审过程实现自动化监督、评估、检查,促进了评审过程更加规范、透明、公正,从而减少了中间环节的物流和人力成本。系统通过国际先进的构件化技术搭建,可实现ERP系统流程再造、重构,可广泛拓展到各类评价类和流程类信息系统开发。


五、远程教育培训考试系统


远程教育培训考试系统采取“门户网站 + 学习平台”的方式,将异地企业职工教育培训活动集中到互联网,有效解决了行业企业普遍存在的工学矛盾等问题。系统自2014年全面投入运营以来,以为行业100余家企业、院校近10万余人提供了45个系列106门类3000多课时的课程,内容涵盖经营管理、专业技术、岗位操作等。上百位行业知名院士教授、企业领军专家、管理专家已将多年积累的宝贵工作成果和经验方法,通过互联网传授到企业职工,业界口碑广受赞誉。系统支持3000人同时在线,并支持所有国际通用网络课程标准课件。


六、行业私有云及安全加固建设

通过国际最先进的服务器虚拟化技术,搭建的有色行业私有云管理平台暨IaaS层(基础即服务层)基础平台,于2015年10月正是投入使用,已为有色人才及人社部相关信息系统的运维提供技术支撑保障。平台提供的高可用性分布式计算能力,可以保障系统自动扩容、自动备份、自动修复、自主运维;虚拟存储技术保障了业务数据永不丢失的工作机制。平台基础安全架构采用带有病毒防护、入侵检测功能的高性能防火墙;平台访问安全采用银行级全球服务器证书及企业数字证书(U盾)进行多重安全加固防护,通过以上架构可确保系统、应用、数据在国家信息等级安全保护要求的三级防护控制范围之内。
以上各信息系统设计理念符合相关政策要求,系统结构合理并经过行业实践,服务人群较广,具备向各行业拓展特征,人力资源数据收集形式符合通用性、客观性、公正性、安全性等设计原则。按照信息向上集中、服务向下延伸的设计思路,有色人才计划在十三五期间以信息系统为基础,号召全国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共同参与建设覆盖全国各行业的,职业信用评价网络服务平台。进一步探索提升各行业人才职业信息汇总、分析、再利用的工作机制和能力。通过统一服务平台的建设,聚合行业单位优质服务资源和基础数据,充分发挥信息化建设成果的实用性、可用性,通过行业单位统一服务窗口,推广各单位工作内容,扩大业务范围,达到行业间人才服务机构优势互补、协同发展、共建共享、互惠共赢的行业人才运营新局面。
通过职业信用评价平台对人才职业大数据的建设和分析,有色人才将推动以下建设效果的实践:
1.为分析评价行业人才的现状,研究行业人才能力建设的发展趋势、中长期规划和政策法规等提供数据支持;
2.打造符合行业特点的综合性、多维度的人才评价体系;
3.为重大项目人员选择,提升从业人员整体素质和业务能力,提高行业资源共享交流机制;
4.为行业人力资源开发、人才服务标准的统一管理提供技术支撑平台;
5.为行业单位在人员招聘录用、考核、晋升、晋级,为专业人才职称评审申报、职业资格考试、注册资格登记、职工继续教育培训等工作提供人才信息交换和服务平台;
6.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提供职业信用管理平台;
7.为各类人才及相关服务机构提供增值服务平台。
通过信息化手段和云计算方法建设的职业信用评价平台,将实现人才评价体系和网络人才服务的统一管理。对提高行业人力资源评价手段的科学化,对优化行业人力资源信息化管理,顺应国家人才发展战略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平台的广泛应用,将促进职业信息的广泛收集和评价标准的建立,为“互联网+”时代的职业信用体系建设奠定坚实基础。


文/魏敬军 有色金属工业人才中心网络信息部副经理(主持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