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从平凡的岗位起步
    每年校园专场招聘会或宣讲会,基本是外企或国内有一定实力和规模的大公司的舞台,由于招聘规模与招聘成本等方面的原因,鲜见私营企业的身影。毕业生与私营企业老板、人力资源经理的交流很少。私营企业虽然每个企业招聘毕业生数量不多,但总体而言,仍是人才市场上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私营企业的老板或人力资源负责人对于毕业生求职择业有些什么看法和建议呢?
择业步骤:行业—企业—岗位
北京世纪英杰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建平:通常情况下想到应届毕业生就产生这样的看法:充满朝气、有活力、有勇气、有冲劲,但缺乏经验,不够稳重,缺乏处世应变之道。这可以说是广大应届毕业生的优缺点。但事实上优缺点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在此行业此岗位上是优势,到另一个行业或岗位可能成为劣势。因而对应届毕业生而言,这些特点未必就是所谓的优缺点,最重要的是找到合适的位置。
所以要选择正确的行业和岗位,达到自身资源的最优配置。不同的行业、不同的企业、不同的岗位需要不同类型的人才。高科技公司和政府部门需求的人才是不一样的,销售和研发需求的人才几乎没有交集,而公司的高层和中低层招聘要求也是不同的,对于高层,通常公司会招聘有经验的社会人才。而中低层尤其是市场开拓这样的职务,则应届毕业生最具优势,因为他们的热情和无畏。这就是说,在就业市场中应届毕业生与有工作经验的社会人才相比,各有优势与劣势。
要找到合适的位置,要遵循先行业、再企业、再岗位的顺序。很多应届毕业生希望一开始就能从事自己最想干的工作。事实上95%的人不能达到在第一份职业的基础上稳步前进的理想状态,所以应届毕业生找的第一份工作是简单的工作而不是事业。但是这种观点不代表第一份工作可以随随便便,必须遵循先行业、再企业、再岗位的顺序来选择第一份职业。这是因为选择自己最喜欢的行业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俗话说“女怕嫁错郎,男怕入错行”,如果行业选择错了那就是方向性的失误。选择了自己心爱的行业再选择自己中意的企业,因为一般企业都会给新进入的大学生几次调整岗位的机会。具体到岗位的选择,要看公司的规模,在发展成熟的大公司里,最好去高的岗位,跟随一个拥有丰富经验的职业经理人,这样可以迅速学习到该岗位或行业的成熟经验。如果去的是小公司,比如私营企业,则最好选择基层职位。因为小公司的管理基本上不太规范,主要靠公司领导的个人魅力,在小公司成为一个中层管理人员对应届毕业生的发展没有多大好处,不如从基层干起,熟悉各种基础业务,成为全才,这样将有利于未来的发展。
要找到自己最合适的位置,仅仅遵循先行业、再企业、再岗位是不够的,大学生只有在学校就注意培养自己做人做事的能力,才能在就业市场中获得成功。可以通过三种途径达到培养能力的目的:多做学生工作、广泛阅读、多参加社会实践。学生工作可以开拓视野,通过学生工作,个人合作与独立工作的能力都将得到锻炼,也能培养人际关系的沟通技巧,并由此拥有自己的人际关系网络。在广泛阅读上,建议不只关注本行业的专业书籍,读一些杂志都是有必要的。多读人物传记、成功励志类书籍,从先驱的脚步里寻求信心和经验,形成良好的心态。至于当前非常火爆的营销管理类书籍,我个人觉得没有必要看,因为营销与管理技能,完全通过实践获得,而不是书本的经验介绍。最后应该尽可能去公司实习,哪怕短短的一个月也会让毕业生收益良多。
因诚实而离成功更近
北京创想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先生:应届毕业生因缺乏经验而诚实,因诚实而获益。
应届毕业生的致命弱点是缺乏经验,但它是一柄双刃剑。缺乏经验是因为尚未参与到社会工作中,这造就了应届毕业生诚实的特点,这是一种优势。因为诚实,他们一般情况下不会掩饰自己的缺点与意图,因而具备培养价值,有成为公司基石的潜质。一家公司要长期稳定发展,建立一支稳固忠诚的队伍是非常有必要的。杰克·韦尔奇在他最新的书《赢》里认为,人力资源部门是一家公司中第二重要的部门,这说明队伍的重要性。
我们可以看到,到高校招收新员工的通常是具备一定规模和实力的公司。因为应届毕业生虽然具备潜质,但是培养过程需要投入较大的人力和物力,有时候还会因为各种原因让公司受到损失,所以一般公司不会冒险招聘应届毕业生。这在一定意义上为应届毕业生屏蔽了不合适的选择,未必是件坏事。
如上所说,应届毕业生面临的其实是高于普通社会人才的机会。要抓住这种机会,就要在日常学习和将来工作中注意培养自己钻研、交流、学习的能力。一般公司不欢迎不善沟通一味埋头苦干的人,也不欢迎事无巨细自己不动脑筋什么都问别人的人。公司欢迎解决问题能力强、具有创新精神的人。只能完成布置下来的任务,或者领导说什么就做什么的人,只能发挥一时的作用而不会创造价值,一般情况下很难得到重用。
此外对于应届毕业生而言,谦虚的作风是非常重要的。一些名校的毕业生,往往怀抱远大理想,但容易在工作中好高骛远,与周围同事关系不够融洽。工作中有很多实战的经验需要学习,所以本来就应该虚心学习自己缺乏的,更不应该以名牌骄人。只有做到在沟通交流中独立解决问题,并能开心地融入公司的文化氛围,才能在公司中得到认可,由此抓住机会。
现在的应届毕业生都喜欢往著名外企挤,其实对于毫无工作经验的应届毕业生而言,去小公司、私营企业,得到全方位的锻炼可能更适合自己的发展。大公司各个环节和岗位基本上已经标准化,在这种情况下,公司的每一个员工如同一架机器的螺丝钉,只能在自己固定的位置发挥自己的作用。而在小公司则不同,小公司可能待遇稍差,但是机会很多。因为财力或者物力的限制,小公司会让一个员工到不同的岗位、不同的部门去锻炼,在短期内成长为多面手,最终培养出独当一面的能力,这对应届毕业生而言是非常有利的。
重视第一份工作
海南义利达高新技术实业有限公司技术副总监唐明亮:应届毕业生的关键缺憾在于缺乏工作经验,而将来的发展主要是靠工作经验决定的,要在将来摆脱缺乏工作经验的缺憾,就要从第一份工作开始为自己打下良好的基础,因此第一份工作是非常重要的。
为了将来具备工作经验的优势,应届毕业生应该选择自己专业对口的公司或者符合将来发展方向的单位为第一份工作。很明显,如果你从第一家单位跳槽到下一家单位,在工作经验方面还是和刚从学校出来时没什么差别的话,那么你在第一家单位工作的时间可能白白浪费了。要坚持达到这一目标,毕业生就要在择业时注意,对第一次就业不能要求太高,也不能随便凑合。
要成功地获得第一份工作,实现长远发展,应届毕业生应该在学校着重培养自己的团队合作能力、自身学习能力,培养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表达和执行对公司的忠诚度。社会分工越来越细后,一般情况下工作都需要协作完成,因而很少有单位不重视团队合作精神的,一个有团队合作能力的毕业生能比其他人更迅速成为公司考虑的候选人。从应届毕业生成长为经验丰富的熟练工,是一个知识和技能积累的过程,因而自身学习能力非常重要。它与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和对公司的忠诚度一起,都将使应届毕业生在第一份工作中兢兢业业,真正学到知识和技能,成为拥有经验的竞争者。
用诚信、踏实的工作驱除迷茫
北京世纪润智文化传播中心总经理徐健:应届毕业生面临就业之时最常见的现象是迷茫,迷茫该干什么,就业了之后迷茫该怎么做。迷茫是正常的,因为应届毕业生未踏入社会,不知道自己在哪些方面最有优势。如今激烈的就业竞争也让很多应届毕业生不自信,迷茫自己还能干什么。迷茫是因为不确定性,所以只要诚信、实事求是地估量自己,在工作中踏实肯干,就能以一种稳固的状态解决这种不确定性,拒迷茫于门外。
解决毕业时不知道能干什么、该干什么的迷茫,最重要的是要实事求是地估价自己的能力,在自己兴趣与能力的结合点上寻找合适的工作。当对自己的特长能力了解不够清晰时,可以请身边的朋友、老师帮助进行分析,力求最准确地判断自己。在准确而又实事求是地评估自己后,就要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确定发展方向,定好自己3-5年的人生规划。有方向和人生规划,个人的努力才能有的放矢,招聘单位也才能看见应聘者努力的方向和动力。这对招聘单位是非常重要的。要实现自己3-5年的规划,就应该平时多在目标上用心,从各方面寻求此方面能力的成长。此外,在找工作的时候,主动出击寻找自己喜欢的岗位和公司,比如直接到喜欢的公司去应聘,在应聘中应该注意礼节,让人感觉是个有教养的人。
毕业找到工作后,没有经验的毕业生往往迷茫该怎么做才能让人满意,得到提升。这一问题通过踏踏实实、诚信诚实的工作就能解决。给应届毕业生的一个忠告就是:在任何一个岗位请认真踏实地干,一旦选择就不要三心二意,也不要有干不好的思想负担。任何工作,只要认真去做就会出成果。一旦在工作岗位取得成绩,迷茫就会随之消失。
因而诚信、诚实、踏实肯干是应届毕业生应该具备的基本素养,客观地分析自己,诚信踏实地工作,任何关于工作的迷茫都会随之散去。
    来源:中国教育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