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就业面面观
来源:有色金属工业人才中心 日期:2008-08-26 浏览


女性就业面面观



    历史的潮来潮往,时代的更替变迁,从豫剧里高唱“谁说女子不如男”,到火红年代里的激情口号“不爱红装爱武装”,女性一直以自强自信自立的面貌展示在世人面前,她们有着实现自我价值的情怀,也由此而成就了自身的梦想。
    可是,近年来高校里却出现了女大学生“不忙就业忙相亲”怪现象,有高校教师通过在广州7所高校的700多名大学生中进行了一份名为“广州高校女生女性主体意识调查”,该调查显示,广州高校大学生认同“男尊女卑”“干得好不如嫁得好”思想的高达三成多。
    针对这一热点现象,南方人才网论坛发布了“找不到好工,就找好老公”的专题讨论,到本专题讨论结束为止,有超过3千名网友关注这一热点讨论,并积极发表了各自对这一热点问题的看法。
    纵观女大学生忙嫁三大类别:
    一、 逃避就业压力型:

    就读文秘专业的大四女生小丹,她对自己即将面临的独立找工作一点信心也没有,加上在实习阶段对写字楼的复杂人际关系感到畏惧,由此她产生了“我这个专业不好找工作,现在我特别期待回归到中国传统模式的家庭,为丈夫打理家务,做好后勤保障。”这样以逃避就业压力而回归家庭的女生就希望在毕业之前找到“好老公”。
    二、恨嫁型:

    现在大学里流传着一句顺口溜“大专女生是黄蓉,本科女生是赵敏,念研究生的女生是小龙女,念博士的女生是东方不败,博士后的女生修成灭绝师太。”有许多的女生都希望趁着自己在如黄蓉般温柔,如赵敏般可爱的年龄赶紧钓个“金龟婿”,为自己后半生幸福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随波逐流型:

    大学女生忙相亲的浪潮中,有不少女同学是受周边人际交往环境的影响去征婚的。环顾身边的朋友、室友都找到朋友了,只剩下自己形单影只,为了逃避寂寞,也踏上了征婚之路。更有女大学生表示,自己接受征婚的原因之一是想满足自己的好奇心,去看看中介机构的背后和征婚者的征婚动机。女大学生有意或无意的行为,都在无形中促成了相亲队伍的逐步壮大。
    专家剖析:

    对于这样的现象,中国知名的心理学专家、浙江大学教授姜乾金认为,随着近年来就业难题逐渐凸显,大学生们的就业期望值也在降低,“急嫁族”群体的渐趋庞大正引起各方关注。这一情形反映了当下紧张的就业形势对女大学生的心理影响,同时从中也可以看出当前女大学生的婚姻心态更加务实,与现实社会进一步接轨。

    山东师范大学心理学教授权朝鲁教授认为,放弃自己的主观努力和奋斗,选择这种功利性的征婚形式并不妥当,毕竟婚姻是需要一定感情根基的。而盲目地拿青春与有房有车有地位的“他”作交易,不但不牢靠,反而会招来很多麻烦事。

    上海大学社会学教授顾骏则支持女大学生这样的做法。顾骏指出,找好的工作自己奋斗是为了过得更好,大四女生找对象结婚也是为了过得更好,两者都是为了让自己的人生过得精彩,更何况现在的就业形势紧张,这样的选择甚至还可以缓解就业压力。“不要干涉女大学生的选择,不要随意地谈论她们这样不好、那样不好,她们爱选择怎样的生活是她们自己的事,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活法。”
    网友众说纷纭:

    中国网记者韩聪:“毕业征婚”族看似躲开了日趋激烈的竞争和就业压力,减轻了眼前的忧虑,但当斗志渐消、年岁渐长、独立生存的能力渐弱而理想化的安乐生活渐远时,大概非但“自己想要的生活”不可得,甚至连尊严地生存下去的机会也不多了。这样深切的忧虑,是耽于安乐的脆弱生命能承受得了的么?

    茶烟:难道那些想做全职太太的女人就把自己的人生意义定位在吃喝不愁,挥霍无忧上么? 我要是男人绝不会娶这样的老婆——不出去工作,不学习的人很快就会落后,到时候思想上没了共同语言,岂不是摆了个人老珠黄模特在家里?

    我是马甲:找好工,跟找好老公没有必然的联系,同样都要靠自己的努力,都要靠自己的耕耘,不管男人,女人都一样,不要想着要靠谁。
    网友Belle的留言显得语重心长:年轻的女性朋友,要正确认识自己,要善于发现自身的价值,用知识、智慧、能力武装自己。只有这样,生存才更有保障,生命才有源源不断的滋养。
来源:南方人才网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