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跨出职业转型第一步
    从技术走向管理,路在何方
    31岁的周先生从事IT行业已有七、八年,现任高级软件工程师。周先生本科数学专业,毕业后出于兴趣从事计算机软件程序设计工作,直接进入一家较有名气的IT公司工作,薪酬也比较满意,一直至现在。随着工作经验的上升和技术的不断成熟,周先生也逐渐成长为一名成熟的软件工程师。这一职位在IT业已然是具备较高技术水平的。然而,也因此难有更高层次的上升。
    后来,周先生开始从事私人项目的开发,并兼做中介接受定单,时日久了,便萌发自己当老板,开办公司的意向,但仍从事熟悉的IT行业。周先生想,毕竟现在的职位薪水再高,也永远是给别人打工的打工族。而且,IT业是一个朝阳产业,也是一个对年龄实行淘汰制的残酷的行业,刚刚入这一行时,中国的IT业还没有现在如此这般竞争激烈。但是现在,在接下一个项目后,必须没日没夜地连续工作一两个月直到胃出血,都是十分常见的事。用周先生的话说,就是“coding 到死”。这对于年青人来说,没有什么不妥,但是对于步入“三十危机”的周先生来说,更希望为自己稳定的未来做进一步的铺垫,希望利用自己多年从事软件行业的人脉,发展一番自己的事业,得到事业的新的上升,于是有心将自己的工作重心转入管理范畴。
    但是,周先生自己也十分清楚,从一个技术型人才,转向管理型人才,成功的案例有,但更多的是失败的案例。例如比尔·盖茨,便最终将首席执行官的职责转交给更擅于此方面的人从事。周先生对于自己究竟是否适合这种类型的转型,也十分迷惑。
    专家分析:转型前对自己的适合度做分析
    周先生的个案,是一个比较典型的由技术行业转入管理职能的职业困惑。从这一案例来分析,周先生的八年技术工作经验的确可以为他日后创办公司提供便捷的客户源。这是值得肯定的。但是周先生本身也意识到,管理知识的缺乏,也是他获取职业转型成功的“拦路虎”。而且,所谓管理知识中,最值得强调的是,管理经验的积累,是从事管理工作的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而这方面的缺失,不是书本知识所能弥补的。当然,经验的弥补也可以通过日后的工作逐步获取,不能因此而忽视了自身潜在的管理天赋的开发。
    专家也在咨询过程中了解到,事实上,周先生在大学期间,便对管理科学感兴趣,只是出于专业的限制,一直没有时间将其发展下,如今的他也深知自己的弱项,处于一个两难抉择的境地,不知如何是好。
    专家认为,在面临转型时,面对是否该跨出第一步的问题时,至关重要的是,要对个人职业生涯进行一个精确的适合度的分析。这个适合度的分析包括内部和外部两个范畴。内部是指个人性格和特长的优势和劣势;外部是指行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力和市场前景分析等。从而将内外部结合起来,多方向考察是否适合新领域的工作特点,或者适合度有多少。通过这一适合度的分析,可以帮助个人对自身的缺失进行有针对性的弥补。进而重新规划个人职业生涯。
来源:向阳生涯职业咨询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