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教师专业能力创新建设研究
摘要:加强高职院校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教师队伍建设,当务之急要解决的是专业能力建设,这是当前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的重点工作之一。调查中发现高职院校存在少有经过专门训练的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专业师资、更少有职业指导资格的专门人才,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教学和工作与学生职业发展、就业指导的工作实际相脱节等六方面问题,必须依据国家有关政策规定创新建设,实现高职教育的就业宗旨。
关键词:高职教育;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教师专业能力;建设
作者简介:刘家枢(1963- ),男,辽宁鞍山人,沈阳职业技术学院科研督导处处长,硕士,教授,研究方向:高职教育管理、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
基金项目:辽宁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毕业生就业专项2008年度重点课题(编号:ZX08003)
??? 百年大计教育第一,教育大计教师第一,高职教育以服务学生职业生涯持续发展为宗旨。在高职毕业生竞争激烈、就业形势严峻的今天,加强高职教育改革、加强高职院校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教师队伍建设,是提高高职毕业生职业发展能力、就业竞争力的重要条件。这支特殊的教师队伍建设当务之急要解决的是专业能力建设问题。高职院校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教师专业能力是指教师满足高职学生解决职业发展难题、分析职业发展困境、运用专业测评工具、制定职业发展规划、最终实现顺利就业与职业持续发展目标所需要的教育教学与指导实践能力。这是当前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的重点工作之一。
??? 一、高职院校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教师专业能力现状的调查
??? 据对辽宁省四所高职院校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的五十余名教师调查统计,师资队伍的总体情况及专业能力水平如下:
??? 1、学历层次与专业方面。40%以上任课教师为硕士研究生或研究生在读,这一部分多是青年教师,教育学和心理学专业的教师不足5%,近50%的教师是思想政治教育及相关专业。
??? 2、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工作经验方面。在全部任课教师中,从事一年以上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的不足20%,有过一年以上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实际工作经验的仅20%左右,仅从事课程教学而不从事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工作的教师占60%以上。
??? 3、参加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专业培训情况。四所院校中只有一所院校在校内开展了课程的教学研讨与培训,其余三所没有对教师进行培训。任课教师参加上级就业指导部门、教育部门、职业资格培训部门举行的各类专业性培训不足15%。拥有职业指导、职业规划等相关职业资格的教师仅占5%。
??? 4、开展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相关领域理论研究与发表论文情况。四所院校中承担该领域的省教育规划课题两项,共发表该领域的专业性论文五篇。
??? 5、对从事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教学及管理工作的态度情况。愿意从事这一领域课程教学的教师达60%。愿意从事这项专门工作的教师不足10%,而能经常对学生进行职业发展和就业指导、特别是个性化指导的则少之又少。
??? 二、高职院校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教师专业能力存在的问题
??? 1、缺乏对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的足够重视,挫伤了教师提高教学能力的积极性。在调查过的三十余所院校中仅一所院校实行小班教学,其余多是讲座形式,不足三分之一学校采取多班合上。教学流于形式,学生不爱学,教师不愿教,严重挫伤了教师提高教学能力的积极性。
??? 2、少有经过专门训练的专业师资,更少有职业指导资格的专门人才。高职院校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开设时间较短,多是从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切实做好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国办发〔2007〕26号)文件关于“将就业指导课程纳入教学计划”要求后陆续开始实施的,仅一二年时间,所以很少有经过专门训练的专业师资,更少有职业指导与规划资格的专门人才。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只采用简单化的理论教学法和传统的经验性工作方法,很少采用项目式、任务式、训练式的职业教育特色的有效教学训练与指导方法。
??? 3、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教学和工作与学生职业发展、就业指导的工作实际相脱节。教是教、学是学、做是做、管是管,教学做管分离。讲座、合班教学只适应理论性知识教学,不适合这种应用性训练课程,教师只管把知识讲完,学生的职业发展与就业能力在这一课程中很难得到改进和提高。
??? 4、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教师本身的实战经验与实践能力不足。从事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的教师70%以上是近二、三年大学毕业的年轻教师,即使稍年长的教师都是从学校到学校的生涯经历,很少有自身直接的职业发展与就业、创业实战经验。在就业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没有较丰富的实践经验的教师很难实施有成效的训练与指导。
??? 5、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教师缺乏对就业市场的职业发展与就业形势信息的深度了解。高职院校教师教学任务重,教师间缺乏教学研讨与信息交流,紧紧联系就业市场的职业发展与就业形势变化极快,缺乏有效信息对学生的职业发展与就业进行指导,教师缺乏对高职学生特点的深度了解与掌握,严重影响本课程作用的积极发挥。
??? 6、经常是简单化、行政化、阶段化的就业管理工作代替专业化、科学化、全程化的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高职院校的职业发展与指导工作一般属于管理性工作,多是以短期的政策宣讲、程序操作具体工作形式进行。由于近几年就业工作指标高、工作难度大、待遇低于教学岗位教师,所以很难吸引优秀的专业人才从事这项应该是全程、全员、全方位进行的科学性很强的专业工作。因此在高职院校中经常是简单化、行政化、阶段化的管理代替专业化、专门化、科学化、全程化的有效教育与指导。????? 三、高职院校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师专业能力建设目标
??? 1、高职院校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师专业能力建设目标依据
??? 依据一:《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切实做好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国办发〔2007〕26号)提出:“将就业指导课程纳入教学计划”。
??? 依据二:《教育部 人事部 劳动保障部关于积极做好2008年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教学〔2007〕24号)提出:“大力推进高校就业指导课程和队伍建设。高校要按照‘全程化、全员化、信息化、专业化’的要求,进一步提升就业指导和服务水平。将就业指导课程切实纳入高校教学计划,鼓励和提倡所有高校从2008年起开设就业指导必修课或必选课,并依据各校自身具体情况制订教学计划。各地和高校要定期开展就业指导教师培训,开展高校就业指导人员资格认证工作,努力建设一支相对稳定、高素质、专业化、职业化的就业指导工作队伍。”
??? 依据三:《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要求的通知》(教高厅〔2007〕7号)具体要求:“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建设一支相对稳定、专兼结合、高素质、专业化、职业化的师资队伍,是保证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质量的关键。要加强就业指导教师培训,加强实践锻炼,提升他们的能力和素质,提高就业指导的水平。就业指导课的专任教师应享受学校教学人员的相应待遇。”
??? 依据四:《辽宁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做好2007年全省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辽政办发〔2007〕40号)要求:“加强就业与创业指导课程建设,实行全程化、分类别、分层次的就业与创业指导课教学。省内高校(含研究生培养单位)要把就业与创业指导课作为公共必选课,纳入教学计划,总课时不少于20学时,逐步形成完整的就业与创业指导课程体系。加强就业与创业指导教学机构建设,各高校要建立健全就业与创业指导教研室等教学机构,配备足够数量的专职教师,确保专职就业与创业指导课教师和专职工作人员与在校大学生的比例不低于1:500。”
??? 2、高职院校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教师专业能力建设目标
??? (1)具有参与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教育教学与工作的积极态度;
??? (2)具有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专业理论的主动学习与研究能力;
??? (3)具有主动关心与解决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理论应用能力;
??? (4)具有高职就业市场信息调研与开发应用的创新能力;
??? (5)具有主动关心与解决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应用实践能力;
??? (6)具有高职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教育教学与管理的持续工作能力。
??? 四、加强高职院校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教师专业能力的创新建设对策
??? 1、高度重视高职院校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与管理工作。遵循教育规律,配置足够资源。一是作为必修课纳入教学计划和人才培养方案,按课程目标要求应达到50-80课时,全程安排、分阶段考核;二是要实行小班教学;三是教、学、做、管结合起来,扩大教师的选用范围,将就业指导工作部门、学生管理工作部门、辅导员、班导师等作为课程教师选用对象,将课程教学、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日常管理、教育工作,从方法、内容及作用目标上一致起来;四是扩大课程教师队伍规模,聘请企业人力资源专家、优秀毕业生做兼职教师,使生师比达到规定办学条件要求;五是提供网络、中介、毕业生、用人单位、就业市场等多方面职业发展与就业信息资源;六是建立由有资质的专门职业发展与职业规划的咨询师与指导师进行个性化的咨询、辅导、服务机构,开展个性化服务。七是就业指导课教师必须享受学校教学人员的相同待遇。
??? 2、加强对骨干教师培训,建设一支相对稳定、专兼结合、高素质、专业化、职业化的师资队伍。科学制定规划,分期分批组织或派出培训,掌握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的专门化知识,提高专业能力,逐步取得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的专门资质,提高专业能力,增强教师的自信心与工作成效。
??? 3、改革教学方法,杜绝照本宣科式讲授。以项目式、训练式、模拟式、真实场景训练与观摩式、毕业生与企业人力资源专家报告式的,具有职教训练特色特点的教学方法,教育、指导学生增强发展动力、学会规划发展、了解企业要求、感受压力、掌握求职技巧,并做到平时学习与未来就业相结合、日常教育管理与规划和规划实施相结合、课内训练与实际应用相结合、课内模拟与现场观摩相结合、理论实践相结合。
??? 4、增加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教师真实体验与实际经验。组织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教师经常参与院校组织的招聘会、与企业人力资源专业座谈会、与成功就业创业的毕业生座谈会,现场观摩人才市场招聘会,感受求职压力,增加实践体验与实际经验,使教学训练更生动、接近现实、更有针对性、更实用、更有成效。
??? 5、赋予教师对学生制定职业发展规划、实施职业发展规划、完善职业发展规划的督导责任。高职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必须在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开设并有效实践,伴随高职学院学习、训练始终,应赋予专门资质的教师对学生制定职业发展规划、实施职业发展规划、完善职业发展规划的督导责任,把教学与学生的成长过程、发展过程、准备就业过程统一起来,通过教师的有效指导、督导,实现学生的自觉发展、主动发展、顺利发展与成功发展,成为对高职学生职业发展的全面质量管理过程。
?? ?6、把高职院校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教研室建设成学习型组织。一是选择热心此项工作、有较丰富的实践经验、有较强的职业规划发展与就业指导理论研究能力、有较强的课程开发与教师培训能力、有相关职业资格的高水平教师来担任教研室主任;二是建立教研室教师人才市场观摩、企业招聘、企业人力资源部兼职等实践制度;三是建立就业信息与教育教学观摩与研究制度;四是应组织教研室教师针对本区域就业市场、本院校专业群建设规划、本院校学生特点开发校本教材;五是建立本院校成功就业、创业的学生案例资源库;六是以教研室教师为主体,建立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导咨询中心,开展个性化咨询指导服务。
??? 7、组织教师开展高职院校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教学与工作的专题研究,提高专业研究能力。高职院校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在高职教育教学中是一个新兴领域,也是高职教育教学中的热点难点问题。面对新形势,需要不断探索规律,不断解决教育教学与管理、服务中的新问题。一是立项相关课题,开展专门化专题研究,进行深层次的规律探索;二是组织撰写专题论文,进行理论与实践的总结与研究;三是鼓励跨校际的课题申报与联合攻关,拓展研究领域,深化研究成果;四是跟踪国际先进的职业发展与就业理论与方法,创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高职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理论;五是针对新形势、研究新问题、提出新对策、找出新方法,特别是针对金融危机下高职毕业生的新就业形势开展针对性研究与探索。
??? 8、建立符合高职教育教学规律的教研室组织。高职院校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教学是一项重要的教育教学工作,必须按照高职教育教学规律设立相应的教学管理组织去承担相应的任务,应该成立专门的教研室,不应该与负责就业的行政部门混在一起,承担起专门化的教育教学与研究任务,制定提高教师专业能力的可行计划,开展有效的教研活动,“建设一支相对稳定、专兼结合、高素质、专业化、职业化的师资队伍”。
高职院校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教学与工作是一个新领域,必须适应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新要求,必须适应整个高职教育的创新建设要求走创新发展之路,加强高职院校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教师专业能力建设刻不容缓,直接关系到千百万高职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问题,关系人才培养质量问题,解决这一问题是实现高职院校内涵建设重要目标。
参考文献:
[1]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切实做好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国办发〔2007〕26号).
[2] 《教育部 人事部 劳动保障部关于积极做好2008年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教学〔2007〕24号).
[3]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要求的通知》(教高厅〔2007〕7号).
[4] 《辽宁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做好2007年全省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辽政办发〔2007〕40号).
[5] 王壮.论高职院校就业指导教师队伍的内涵建设[J].襄樊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1.
[6] 姜宇国.论高校职业指导教师的能力和素质[J].教育探索,2009.1.
[7] 祝治国.高校职业指导人员能力指标体系建构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8.
Research on the Innovatively Construction of Careers Development and Guidance Teachers’ Professional Ability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Liu Jiashu
(Shenyang Polytechnic College , Liaoning China 110045)
Abstract: Strengthen teacher‘‘s building of careers development and guidance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what the task of top priority should be solved is the construction of professional ability, and this is one of the key work of colleges‘‘ intension construction in present. Through the investigation, we find there are six aspects problem in the colleges, such as less specially trained teachers, much less specialized personnel qualified for vocational guidance, etc. We must innovatively construct the course according to the national of relevant policies and regulations and realize the employment aim of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Key words: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Careers Development and Guidance; Teachers’ Professional Ability; Construc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