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外经贸学院就业工作突出“四化”特色
来源:福建省信息 日期:2013-06-03 浏览

毕业生就业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全员工程和长期工程。福建对外经济贸易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学院”)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省市有关政策要求,以生为本,构建全程化、全员化、专业化和信息化的就业工作体系。整合资源,深化改革,建立健全就业工作保障机制,扎实做好就业指导与服务,保证毕业生就业质量不断提高。

一、全程化:“招生、培养、就业”的工作体系

一是学院每年在毕业生中开展就业意向调查;二是对就业市场形势进行调查和分析;三是每年对毕业生就业质量、结构进行统计分析,开展了毕业生就业跟踪调查工作;四是加强对就业工作的总结和理论研究,每年进行就业评比与表彰、总结与交流。2010年至今,学院就业工作科研获省级以上立项课题 13个,在国家CN刊物上发表就业工作论文30多篇,出版高职高专职业生涯规划、就业指导、创业教育等规划教材8本,5篇论文获省级以上毕业生就业工作优秀论文奖。学院还率先开展了以提高专业志愿满足率促就业对口率提升的课题研究,并提出了高职院校按“专业志愿投档”的建议,被省教育厅、省教育考试院采用,2012年在全省施行。目前学院正委托权威的第三方调查机构--麦可思数据有限公司全面评价毕业生就业质量,以指导人才培养各环节工作,进一步提高办学质量。

二、全员化:“一把手抓、四级联动、四个到位”的保障机制

学院成立了由院系两级党政一把手为负责人的院系两级就业工作领导小组,实施“一把手”工程,定期召开会议研究就业工作。同时建立了院级领导-职能部门-系级领导-全体教职工的“四级联动”就业工作机制,规范和加强目标管理与过程管理,形成全员参与、齐抓共管的组织管理体系,做到人员到位、经费到位、硬件到位、制度到位等四个到位。

三、专业化:“行业、校友、园区企业”的市场导向

学院积极依托外经贸行业、港区园区、校友企业资源,开展“大走访”活动,诚邀用人单位参加校园招聘会或专场招聘会。每年举办校园大型招聘会两次,中小型专场招聘会30余次。2011年毕业生供需见面会接待用人单位317家,会议提供就业岗位4309个,用人单位进校招聘86场(次),提供就业岗位2084个。2012年,学院联手福建省外经贸人才协会和福建省15家重点出口商品基地协会,承办了历届规模最大的福建省外经贸毕业生供需见面暨中高级人才交流会,参与企业401家,提供就业岗位2200个,成功推荐就业1200人。

四、信息化:“一网、两平台、三系统”的服务平台

学院建立就业信息网、班级QQ群和学生“手机报”两个平台等立体化信息发布渠道,实现就业信息和就业政策全天候、无缝隙、高效率传播。每年发布岗位需求信息1500条以上,提供参考就业岗位1万余个,发布最新动态和招聘会信息200余条,学生也可自助触摸查询。就业信息网上设有毕业生信息查询系统、毕业生档案信息查询系统、校友企业用人信息平台等三个信息查询系统,网站可与国家和省级就业服务网络、省内高校就业信息网络相互链接。今年院内还开通了用人单位视频面试室,学生与用人单位足不出户即可实现双向交流与面试考核。今年学院还计划在省外经贸厅的指导下,将学院毕业生就业信息网升级为福建省外经贸人才网,综合承载外经贸类人力资源的招考录聘、用工、培训等信息发布与人事教育服务功能,在更高层次与更广范围服务社会、服务毕业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