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背景】
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全面启动后,天津市实施“建立健全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办学体制机制,创新政府、行业及社会各方分担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机制,推进校企合作制度化”、“开展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规范化建设,加强职业学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探索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模式”以及“探索建立职业教育人才成长‘立交桥’,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三项试点改革。
【具体措施】
(一)坚持行业办学,强化集团化办学。建立行业、企业和社会组织多方参与的职业教育集团(学校)理事会(董事会)等决策机构,加强产教结合委员会对职业院校的业务指导。
(二)围绕产业办专业。天津市产业发展需要,调整职业教育专业布局结构,压缩长线专业,发展短线专业。建立灵活的人才培养机制。
(三)推广并完善学分制。推广学分制、弹性学制等学习形式,实现教育、培训、就业互通衔接。政府主导并提供资助,紧贴优势主导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发展需求。
(四)提高“双师型”比例,优化教师结构。天津市把行业企业工作的经历将作为引进专业教师的基本条件,优先录用具有两年以上行业企业工作经历的专业人才。
(五)积极进行工学结合、半工半读人才培养模式试验。天津职业院校普遍建立了校企结合的专业设置指导委员会,专业设置始终紧盯经济发展的走向,紧跟行业发展的趋势。
【实施效果】
1. 彻底改变了布局散、规模小、条件差、效益低的状况。中职学校已由443所调整为134所,主要行业还组建了16个职业教育集团,共建8个紧缺人才培养基地。
2.为企业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收益。天津机电职业学院与企业共建的实训基地,每年生产销售额已超过2000万元;天津中德职业技术学院、天津轻工职业技术学院等校企共建的实训基地,每年都能创造数百万元的产值。
3.职业教育集团进一步强化了行业办学为主的体制,更加密切了职业教育与行业发展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新型关系,有利于拓宽投资渠道发展,为推进半工半读从体制上扫除了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