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四阶段
来源: 作者: 日期:2009-09-27 浏览
职业指导

  随着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高职院校作为一种特定的经济实体被推向市场,她们也必须像企业一样,通过对原料的精雕细琢,生产出适销对路的产品,创立名牌,占领市场,开创属于自己的生存空间。但由于学校工作对象的特殊性,仅仅依靠减低消耗剥离后勤是不能提高学校效益的,只有培养技术过硬、思想过硬、作风过硬的毕业生,并帮助他们顺利走向工作岗位,才是创建名牌院校的关键之关键。所以,作为刚刚起步的高等职业教育院校,将就业指导工作引入教学管理的全过程,是非常必要的。

  广义的就业指导是指为劳动者了解职业、准备职业、选择职业,以及在职业中求发展和求进步等方面提供知识、经验与技能。它包括预测要求就业的人力资源及社会需求量,汇集传递就业供需信息,培养求职者专业技能、创业技能,帮助他们提高思想素质、道德素质、心理素质,组织供需见面会及有关咨询活动等。针对广大大中专毕业生的就业指导,我国在1997年之前,以单纯的思想教育为主,随着招生并轨、毕业生双向选择、自主择业政策的深入执行,国家行政机关及各高校在为毕业生组织供需洽谈会上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但由于学生、用人单位思想意识上的差异,效果并不尽理想。结合我院多年来就业指导工作实践及国际先进的职业指导方法,我们提出“就业指导四阶段教育”的设想,将就业指导贯穿于整个教育过程。

  一、入学前引导教育

  以往,我国高中毕业生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在选择高校时,往往只考虑报考什么样的学校成功率高,容易被录取,而很少考虑自己的兴趣爱好,这就造成了许多大学生入学后学习没劲、60分万岁的精神状态。近几年,各高校招生规模扩大,圆了很多学生的大学梦,但由于对高校、对高校所设专业知之甚少,在择校、择专业方面带有很大的盲目性、从众性,忽视自身条件和特长,以至毕业后很难就业。所以入学前的就业指导也非常重要。

  “入学引导教育”可以包括以下内容:介绍学院概况,奖、助、贷学金政策;介绍学院各专业设置、专业课程、培养目标、就业方向;介绍各专业发展前景,社会需求情况;介绍本院往届毕业生就业状况。

  “入学引导教育”可以采取广播、电视、报纸等媒体宣传方式,或者设立咨询热线,解答考生提出的各类问题。让考生明白择校,明白选择专业,激发学习专业的兴趣和积极性。

  二、入学后专业技能教育

  通过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专业方向课的教学,以及各种技能的实习、实训,将学生培养成为“宽基础、多技能”接受新知识快、社会适应能力强的复合型人才。河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一直倡导实施八个一工程,在学生学好本专业课程外,还应努力做到:会一手熟练的微机操作,说一门流利的外语,画一张标准的图纸,写一篇通顺的论文,打一手娴熟的算盘,讲一口规范的普通话,写一手漂亮的钢笔字,掌握一门独立工作的技能。鼓励学生在拿到毕业证的同时,积极考取“计算机”、“珠算”等级证书、“驾驶证”、“焊工等级证”等。多种能力的培养,拓宽了毕业生的就业范围,各种知识相得益彰,深得用人单位的好评。

  三、毕业前的就业教育

  这一阶段的教育,可分为五个方面进行。

  1?政策教育 包括分析当年就业形势,讲解当年毕业分配政策。

  2?思想教育 包括聘请领导、教师作毕业前爱岗、敬业、正确对待就业的专题讲座,用人单位、往届毕业生到校作选才标准、从业规范的讲座。帮助毕业生转变“等学校、靠政府、要工作”的思想,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念,摆正自身位置,积极走向用人市场。

  3?择业技巧教育 包括如何筛选就业信息、如何准备自荐材料、如何参加面试等。通过较短时间的培训和模拟招聘、面试,让毕业生以最优秀的自己、最佳的精神面貌出现在用人单位面前,提高应聘成功率。

  4?组织供需见面会,签订就业协议 这是一个非常艰苦的具体工作过程,通过各种方式方法,广泛联系用人单位,并在毕业生中介绍用人单位情况,组织毕业生与用人单位见面,通过双向选择,签订就业协议。

  5?升学指导 我国教育体系逐渐完善,为各层次教育的毕业生提供了继续深造的机会。如中专、中技毕业生可对口升入专科层次高职院校,中专、专科毕业生可对口升入本科层次院校学习。作为中国—加拿大国际交流学校的河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还可为毕业生提供出国深造的机会。为毕业生提供及时、准确的升学、留学信息,满足毕业生的不同需求。

  四、毕业后的继续服务

  借鉴企业产品售后服务的做法,学院应为毕业生提供5~10年的毕业后服务。具体方法是建立完善的毕业生就业指导档案,动态维护毕业生信息,为毕业生提供各种服务。其中包括:继续教育服务、继续解决本专业所涉及的技术难题,继续安排就业,提供就业依靠信息。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主题:就业  高职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