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对充分就业的看法
来源:《就业与培训》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1年第一版 作者: 日期:2009-09-11 浏览
  由于不充分就业和失业现象的大量普遍存在,世界各国都致力于提高劳动就业水平,逐步实现充分就业的目标。

  充分就业这一概念始于英国经济学家凯思斯的代表作《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一书。按照凯恩斯的理论,充分就业是“在某一工资水平下,所有愿意接受这种工资的人都能得到工作”,这时不存在非自愿失业。  

  迄今为止,理论界对充分就业概念的解释,大致分为两种:

(1)充分就业指劳动力和生产设备都达到充分利用状态。

(2)充分就业并不是失业率等于零,而是总失业率等于“自然失业率”(弗里德曼首次提出这一概念)。  

  除此之外,有人用某一具体就业水平指标来描述充分就业。随着时间的推移,用来描述充分就业的自然失业率水平逐步提高,由50年代的3%-4%提高到80年代的6%。  

  国际劳工组织指出,充分就业是指愿意并有能力工作的劳动年龄段男子和妇女能够得到有报酬的、自由选择的、生产性就业的就业水平。可见,充分就业包括就业数量和就业质量两个方面的含义。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主题: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