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人文教育与技术教育相融通
济南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张慧青
高等职业教育在发展实践中,往往过于强调技术素质的提高,忽视了人文素质的培养,形成了人才培养的工具化倾向。改变和纠正这种倾向,就必须在技术教育中正确认识人文价值。
如何让我们的学生从成器到成人再到成才,我们高职人已从办学理念的转变进入办学实践的自觉:人文教育与技术教育相融通,素质教育和能力教育相并重。
如果我们只是重视人才培养的技术性、技能性,忽视人文素质培养,必将造成知识技能结构单一,人文底气不足。如果说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特殊性表现为培养“职业人”的话,那么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普通性则表现为培养“社会人”。
培养职业人更多需要的是技术教育的支撑,培养社会人更多需要的是人文教育的支撑。人文教育追求的是真、善、美,集中体现的是人文精神;技术教育 追求的是勤、精、新,集中体现的是技术规范。人文教育的内容和载体主要是人文知识和环境,教育的方法主要有传授、讨论、熏陶、感悟;技术教育的内容和载体 主要是工作规范和环境,教育的方法多为演示、操作、训练。我们要探索其融通之道,只有这样,我们培养的高职学生才不仅会做梦,也会圆梦。
职业教育应加强“双核”教育:即职业核心能力教育和职业核心素质教育。尤其是体现在专业层面的课程体系设计和体现在课程层面的教学内容的组合, 要合理设计人文教育与技术教育二者的有机结合。人文课程的设置要结合各高职院校学生的实际,有助于学生今后的工作与发展。在人文课程的教学中要确立学生的 主体地位,注重运用讨论式、辩论式、问题发现式等多种教学方法,帮助学生将人文知识内化为人文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