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职业教育研究院成立大会揭牌仪式隆重举行
来源:上海欧文经济学院 日期:2011-02-21 浏览
    2011年2月20日上午十时,北京师范大学国家职业教育研究院成立大会暨揭牌仪式在北京师范大学隆重举行。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向大会发来贺信。教育部副部长鲁昕,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王晓初,北京师范大学党委书记刘川生、校长钟秉林,国务院参事黄尧出席会议并讲话。国务院参事室主任陈进玉,原国家教委副主任王明达,教育部原副部长张天保、王湛,中国教育学会会长顾明远,教育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中组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交通部、铁道部、国务院研究室等相关司局领导,中华职业教育社领导,地方政府和地方教育行政主管部门领导,清华大学等兄弟院校领导,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中央教科所等科研机构代表,行业企业代表,60余所中高职学校代表和相关专家、学者300余人出席成立大会。大会由北京师范大学校长钟秉林主持。EEC欧文国际教育集团主席陈田忠先生、上海欧文经济学院院长冷健女士应邀出席了此次成立大会暨揭牌仪式。

    北京师范大学党委书记刘川生宣布,北京师范大学国家职业教育研究院正式成立。新成立的国家职业教育研究院聘请鲁昕、王晓初、钟秉林担任指导委员会主任;聘请EEC欧文国际教育集团主席陈田忠先生为指导委员会副主任;聘请王明达,张天保、王湛、吴启迪为顾问。聘请黄尧担任院长。

    刘川生说,国家职业教育研究院要努力形成一批服务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职业教育改革发展,具有战略性、宏观性、前瞻性,在国内外有一定影响的重大理论研究和决策参考的标志性成果,承担职业教育国家战略、国家制度和国家政策的重大研究课题,开展国家级和省部级教育科研重要项目的工作,把握国际职业教育发展的最新趋势,介绍职业教育发达国家的先进理念,挖掘国内各地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典型,提炼国内各地职业教育改革的成功经验,成为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发展决策的“智库”和“创新源”。要充分发挥北京师范大学的优势和特色,联合相关方面,积极开展职业教育专业的硕士、博士、博士后的人才培养,开展职业教育管理和师资高层次人才的培养培训,满足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十二五”计划提出的新兴产业发展、传统产业升级以及行业振兴计划对职业教育师资与管理方面高端人才的迫切需要。组织协调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职业教育研究力量,在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科学研究等方面发挥引领作用。根据需要,在条件具备的高等院校设立研究院分院或合作机构。使研究院成为凝聚职业教育研究力量、推动职教战线合作攻关的“孵化器”和“园区”。加强与国际职业教育界的交流与合作,推动职业教育科研和人才培养的国际化。学习借鉴国际职业教育的先进理念和有益经验,积极引进国际职业教育知名专家学者和国际资金,开展一批跨学科、跨地域并且具有国际前沿水平的职业教育国际合作研究项目,联合培养一批国际化职业教育专业人才,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和教育事业做出应有的贡献。

    会上,北京师范大学常务副校长董奇宣读了教育部部长袁贵仁的贺信。袁贵仁在贺信中说,成立北京师范大学国家职业教育研究院,是全面贯彻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落实《教育规划纲要》,推动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一项重大举措,具有重要意义。希望研究院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密围绕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服务国家战略要求,把握国际职业教育发展趋势,密切与行业企业、科研机构、院校及社会各界的合作,不断提高科研、育人和服务能力,努力成为高水平、有影响的职业教育科学研究与政策咨询中心,国际合作交流中心,高层次人才培养培训和推进学科建设的国家级平台,为我国职业教育科学发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鲁昕、王晓初、陈进玉、刘川生共同为研究院揭牌。鲁昕、王晓初分别在大会上致辞。

    鲁昕指出,由于历史的、社会的诸多因素的制约,职业教育仍然是中国教育体系的薄弱环节,面临着急需解决的若干基本矛盾:一是社会需求旺盛与有效供给不足;二是规模能力提高与结构质量不尽合理;三是就业能力提升与社会吸引力不强;四是中央政府强调大力发展与体制机制创新不足;五是公平教育目标与有效的政策措施缺位。以上这些矛盾制约了职业教育发挥技能人才培养的功能,也影响了整个教育体系的健康发展,从而也影响了我国迈向人力资源强国的步伐。我们应当看到,伴随着我国由“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转变,产业结构升级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尚缺乏强有力的人力资源支持。没有高素质劳动者大军,先进的科学技术无法转变为现实生产力,产品和服务的质量难以有明显的提高。胡锦涛总书记强调“没有一流的技工,就没有一流的产品”。国内外的实践也表明,技能价值与知识价值同等重要,技能是国家的财富,高素质的技能型、应用型人才是推动产业升级、技术创新和实现科技成果转化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是提升国家高端制造业竞争力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支撑。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是党中央国务院的战略要求,是人民实现群众体面劳动和过上幸福生活的共同期盼,培养技能型人才既是国计,又是民生;既是当务之急,又是长远大计,是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的国家战略。

    鲁昕指出,切实加强职业教育科学研究是助推国家职业教育战略实施的时代选择,在知名高校设置服务国家需要的职业教育研究机构,是发展职业教育事业和加强教育科研的一个重要机制创新。与其他教育科研相比,特别是与发达国家职业教育科研相比,我国职业教育的科学研究还比较薄弱,科研体系尚未形成,研究队伍偏小,体制机制不够灵活,科研水平和质量与世界上最大规模的职业教育不相适应,与国家战略对职业教育的紧迫需求不相适应。职业教育科研工作要树立大局意识,增强服务职业教育决策的使命感、责任感,积极回应国家的需求、人民的期盼。职业教育研究要紧密围绕国家需要和国家战略,面向“十二五”期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任务,按照《教育规划纲要》的部署,围绕职业教育改革创新、适应国家需要和战略任务新要求这一主线,努力研究职业教育战略性、全局性、前瞻性的深层次问题和宏观决策问题,要充分研究职业教育问题的解决对解决国家社会经济重大课题和教育整体性课题的贡献。要加强调查研究、跨学科研究和国际比较研究,积极创新科学研究方法。要加强职业教育科研能力建设,推进职业教育科研体制机制创新。为实现教育现代化、建设学习型社会和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的宏伟目标做出应有贡献。

    鲁昕强调,积极引领大学教育改革和国家职业教育创新是办好国家职业教育研究院的重要任务。为满足新时期国家经济社会的发展与职业教育的改革创新需要,提高我国职业教育的科学研究水平,加强职业教育的学科建设,催生高水平研究成果,加快培养高层次的专业人才,建立国家职业教育研究院实乃当务之急和创新之举。其意义重大而深远,一是支持北京师范大学创办一流学科、完善学科布局、扩大贡献领域的重要途径。北京师范大学可以此为契机,引领全国师范教育的改革发展,尽快改善职业教育规模扩大后职教师资数量短缺的局面,及时满足国家职业教育决策对职教理论研究的迫切需要。二是引导师范大学和综合性大学结合自身优势和国家需要,深化与行业企业合作,将加强职业教育科研工作、培养高层次的职教师资。三是引领师范教育改革创新,促进师范大学牢固树立人人成才、培养多样化人才的理念,引领教育理念的变革与创新以适应社会进步的要求。

    北京师范大学国家职业教育研究院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从学术、政策和战略角度深入研究中国职业教育发展和改革中的一系列重大理论、政策和实践问题及国际经验,积极传播研究成果;倡导多学科专家学者、行业专家、企业家等形成合力以加强对职业教育的国家理念、国家战略、国家制度的理性思辨,致力于培育提高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国家战略和国家制度、为完善有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体系提供理论支撑和理论储备,努力成为职业教育方面的国家智库。

    当前,我国职业教育面临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面临由规模发展走向内涵建设、质量提升的大转型。职业教育的基本定位、现代体系、管理体制、办学机制、培养模式、基础制度、技术标准等国家层面的重大政策问题、实践问题和理论问题亟待研究,希望研究院在以下几个方面积极努力、多出成果、作出表率:

    一是服务国家需求、支撑中央决策。努力形成一批服务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职业教育改革发展,具有战略性、宏观性、前瞻性的重大理论研究和决策参考的标志性成果,承担职业教育国家战略、国家制度和国家政策的重大研究课题。

    二是研究国家制度、研发国家标准。致力于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建立与完善,职业教育教师标准、学校建设标准、课程标准等等。

    三是联系行业企业、整合社会资源。国家职业教育研究院应该从较高层次上了解行业企业的需求、深入研究职业教育与行业企业合作的新思路、新模式。研究如何满足“十二五”计划提出的新兴产业发展、传统产业升级以及二十个行业振兴计划对职业教育师资与管理方面高端人才和高技能人才的迫切需要。

    四是提升基础能力、夯实科研根基。建设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数据库和案例库。把握和宣传国内各地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典型,把握和宣传国际职业教育发展趋势和经验,完善职业教育发展指标体系的研究,发现和总结职业教育改革创新的成功案例,及时总结经验教训,为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献智献策。

    五是建设开放平台、加强国际交流。加强与国际职业教育界的交流与合作,推动职业教育科研和人才培养的国际化。凝聚多学科、跨行业、多领域的职业教育研究力量、推动职教战线合作攻关。形成一个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和学术研究的合作平台体系。

    王晓初副部长在致辞中说,北京师范大学专门成立国家职业教育研究院,对于加强我国职业教育战略研究、政策研究、理论研究,加快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希望研究院成立后,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和特色,大力加强与政府部门、研究机构、企业等各方面的合作,坚持立足中国实际,借鉴国家经验,深化职业教育理论研究、政策研究、教学模式和方法改革研究,积极为政府部门提供政策咨询、政策评估服务,为开创一条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发展道路做出积极贡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将积极配合教育部,切实加强与研究院的密切合作,主动支持研究院的发展,为把研究院打造成为我国职业教育科学研究、政策咨询、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的国家级平台而共同努力。

    会上,地方政府和行业企业代表表示,将全力支持北京师范大学国家职业教育研究院的建设与发展。山东省潍坊市副市长王桂英代表潍坊市人民政府表示,将提供100万元人民币,与北京师范大学国家职业教育研究院开展合作,并在会上签署了合作协议。宋玲理事长也代表中国电子商务协会与北京师范大学国家职业教育研究院签署了合作协议,决定提供100万元人民币合作项目经费,用于支持合作培养高层次人才、开展重大课题研究和国际交流,促进电子商务领域人才培养和国家职业教育研究院的建设。EEC欧文国际教育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陈田忠先生致辞,并与北京师范大学签署了合作意向书,意向投入1亿元人民币,用于支持与北京师范大学国家职业教育研究院合作开展“高技能人才培养国际化项目”的实施和建设国家职业教育楼。

    国务院参事、北京师范大学国家职业教育研究院院长黄尧表示,国家职业教育研究院的成立,顺应了我国经济社会和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新要求,是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服务国家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需要,落实国家中长期科技、人才、教育规划纲要,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一项重大举措,也是北京师范大学完善教育学科结构、引领师范教育改革、创办高水平大学的一项战略选择。研究院将增强国家意识,服务国家大局,瞄准国家发展需求和职业教育发展的重大战略,充分发挥北京师范大学优势和特色,形成教育、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等有关部门及社会有关方面共同参与、与行业企业深度对接、与有关院校和科研机构合作共赢的新机制和新模式,建立一支国内外、校内外、学政企研相结合的多学科、复合型的教学研究队伍,催生高水平高质量的科研成果,全面推进职业教育高层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学科建设。研究院设立办公室、经济与职业教育研究中心、职业教育国家制度与标准研究中心、职业教育政策评估研究中心、国际职业教育研究中心、职业教育课程与教学研究中心、产学研合作中心、培训部、职业教育学博士后流动站等机构。研究院将根据项目聘请项目负责人,明确其责任和权利。研究院承担的重大项目,实行二级招标制,确立课题,择优确定课题负责人,采用合同的形式进行管理和督导。除固定编制外,实行与研究课题挂钩的、开放式的研究人员聘任制。同时,国家职业教育研究院将进一步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与国际知名高等院校、研究机构、跨国公司等在职业教育领域建立紧密的合作伙伴关系,确保研究的国际前沿水平。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主题:职业教育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