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涵为抓手,打造中国技师学院典范
来源:新华日报 日期:2010-06-04 浏览
    ――走近江苏省常州技师学院

    中华龙城常州,位居长三角的核心地带,被誉为现代中国工业的肇始地。苏南经济作为长三角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被各界认可。而位于苏南常州的江苏省常州技师学院,办学五十载,桃李满天下,该校先进的职教思想和厚重的办学底蕴,被社会赞誉、家长称道、学生推崇。江南五月,草木葱茏,生机盎然,笔者走近学院相关领导,以期找寻万人办学航母――常州技师学院的办学历程及治学经验,和广大读者分享。

    先进职教思想的引领者

    谈到江苏省常州技师学院近50年的发展,该院张金富书记溢于言表。他说,常州技师学院的办学进程与中国教育尤其是职教事业的发展是紧密相关、一脉相承的,常州技师学院这几年紧紧围绕常州作为中国制造装备业基地的客观实际出发,强化校企合作,突出学生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学生就业率不断提升,适应社会的能力不断增强。他认为,江苏省常州技师学院之所以能“花香蝶自来”,关键是办学内涵持续加强。张金富说,办学要围绕企业转,企业的需要就是我们永恒的追求,是始终不渝的办学核心。

    据介绍,江苏省常州技师学院在五校合并后今年将启动新校区建设,迎来了新一轮发展的极佳机遇。该校以培养中高级技术技能人才为特色,1994年评为国家重点技工学校,同年升格为常州高级技工学校,2000年增挂“常州技师学院”校牌,2007年3月经江苏省人民政府批准为江苏省重点技师学院,同时更名为“江苏省常州技师学院”,2008年1月增挂“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常州技师分院”校牌,常州技师学院这50年的发展可谓铿锵有力、声名远播。

    严谨求实理念的实践者

    谈到江苏省常州技师学院的办学业绩,张金富首推教科研,他说该校主编规划教材41本,且被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推荐为技师院校指定教材,数量在全国首屈一指,这充分说明广大教师在课堂之外,从实践到理论完成了一次升华,这也准确诠释了常州技师学院在全国的位置与地位。

    张金富告诉笔者,该校扎扎实实探索校企合作。其一,突出专业建设。专业建设是学校发展永恒的主题,今年,各系都相继成立了“专业建设委员会”;新增数控设备维修、人力资源管理和市场营销等3个专业,并已全部招生开班。此外,机电工程系拟于明年开设的“数控程序员”专业,经院学术委员会组织专家论证后已上报行政主管部门。去年,学院受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委托,着手进行了电工、机修、车工等5个专业的一体化课程标准的制定,并已完成了其中的3项。基础课部负责的成人高考工作,由于精心组织、管理到位,共有1328名同学录取了成人大专,298名同学录取了成人本科,成人高考录取率达到了86.4%,再创历史新高。

    其二,着力提高教学质量。各系部开展了“立足学生本位”为主题的创新教研活动,从形式和内容上对常规教研活动进行了改革。仅去年就共完成39项教研课题,其中9项被评为创新教研优秀项目。教务处组织开展了教学规范月活动,推门听课70余次,及时反馈教学问题,并提出针对性意见和建议,进一步规范了教师的教学行为。完善并认真执行《学分制学籍管理办法》,从制度层面上促进了学风的好转。

    其三,深化校企合作。按照互利共赢的原则,今年又新增校企合作单位18家,冠名班6个。同时深化校企合作方式,加强沟通,采用引进来的办法,引进企业产品课题,按企业生产流程组织教学,丰富了教学内容。

    科学发展办学的开拓者

    据张金富介绍,办学至今学院师资力量雄厚,现有教职工646人,其中专任教师443人,具有本科以上学历的达85.6%,中高级职称的占51.9%,实习指导教师中具备高级工以上职业资格的达70.6%,“一体化” 教师占42.5%,另有一批从高校、企业聘请的高学历、高技能、高素质的兼职教师。

    该院着力提升师资队伍水平。随着学院办学层次的提升,对师资队伍整体素质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为鼓励教师不断提高自身能力,提升学历,职称和技术职务的层次,学院相继出台了《竞赛奖励办法》、《教师修读硕士学位管理办法》、《教师队伍建设三年发展规划》等制度措施。在制度的引领下,有关职能处室和各系部均将教师进修提高作为师资队伍建设的重点工作来抓,仅去年派教师参加国内外培训和交流100多人次,其中机电系黄俊刚老师赴奥地利进行了为期2个月的进修;机械系杨海明老师赴加拿大参加了为期一个月的进修。有多位老师晋升高级职称,23位教师晋升中级职称,专业教师中17人取得技师资格证书,8人取得高级技师资格证书。此外,去年全院有89名教师参加了高校教师资格培训,有28名教师考取了工程硕士。2009年,全院又有一批优秀教师获得各级各类的表彰,洪惠良老师获“全国教学名师”称号;朱勤惠老师、周小伟老师等获首批常州市职教学科(专业)带头称号;杨琼老师、吴军老师获首批常州市职教骨干教师称号;邓建君老师获“常州市师德模范”称号;周晓峰老师、张火兰老师被评为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优秀教师;丁怡老师被评为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优秀教育工作者;朱春萍老师、万静老师获“常州市优秀教育工作者”称号;此外,杨琼、周燕清、沈建峰、崔冬锋、朱勤惠等5位老师被评为常州市“831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工程”首批中青年骨干人才。

    学院教学条件完备。与各层次职业技术教育相适应,所有专业均配备有相应数量的专业实习教室和专业实习设备及校外实习基地。拥有一整套完备的、先进的涉及数控、模具制造、工业电气自动化、信息与网络、气动液压、汽车维修、生化制药、电子声像、染整、焊接等专业的教学设备。

    学院社会声誉良好。学院始终坚持贴近市场、按需办学、突出技能、服务企业的办学宗旨,坚持走校企合作办学之路,与中天钢铁集团有限公司、常州东芝变压器有限公司、梅特勒―托利多(常州)称重设备系统有限公司、常州天合光能有限公司、小松(常州)工程机械有限公司、今创集团、江苏常宝钢管有限公司、常州西电变压器有限责任公司、中国南车集团、常柴股份有限公司、常林股份有限公司、常州千红生化制药服份有限公司、中国海王星辰连锁药店有限公司、江苏亚邦药业集团、常州制药厂有限公司等国内知名企业紧密合作培养社会急需的高技能人才。已累计培养中高级毕业生5.2万人,其中高级工、技师7200余名,学院教师和学生参加全国、全省技能竞赛屡获殊荣。学院采用双向选择洽谈会的形式进行毕业生的就业推荐工作,用人单位挑选学生,学生自主选择用人单位,毕业生供不应求,历年来就业率稳定在98%以上。

    张金富说,全院又经过广泛征集评议,确定了学院的校训、校风、教风。并在全校范围开展系列校风建设学习活动,统一认识,凝聚了精神,教风、学风有较大改观。

    “中华技师的摇篮”

    江苏省常州技师学院所获荣誉甚多,办学业绩凸显。张金富告诉笔者,学院在全国职业教育中久负盛名,先后被确定为“国家综合培训基地”、首批“全国技工院校师资培训基地”、“国家高技能人才培养示范基地”、“职业教育与职业培训教材实验基地”、“江苏省高技能人才培养示范基地”,荣获“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 “国家技能人才培育突出献奖”、“江苏省职业教育先进集体”、“抗震救灾突出贡献学校”、“常州市文明单位标兵”、2008年北京奥运会餐饮服务工作“优秀组织奖”和“中华金厨奖”等多项荣誉,被誉为“技师的摇篮”。我们有理由相信,江苏省常州技师学院一定能乘着中国职教改革的强劲东风,迈向光辉灿烂的未来!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主题:职业教育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