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届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发展与人力资源开发高层论坛在赣州举行
第四届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发展与人力资源开发高层论坛在赣州举行
为学习宣传和贯彻落实全国人才工作会议精神,促进企业积极引进人才、培养人才、用好人才,做好事业发展的人才保障工作,“第四届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发展与人力资源开发高层论坛”于8月22日在江西理工大学举行。


本届论坛由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主办,中国铝业公司、中国有色矿业集团有限公司协办,有色金属工业人才中心、江西理工大学承办。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会长康义、党委副书记丁学全,中共中央组织部人才工作局副巡视员李志刚,科技部中国科技发展战略研究院常务副院长王元,江西省委组织部副部长刘三秋、干部四处处长黄式贤,赣州市委副书记陈春明,赣州市委组织部部长孙正森,江西理工大学党委书记熊正明、校长叶仁荪,有色金属工业人才中心总经理丁跃华、副总经理谢承杰等领导出席了本届论坛。论坛以“以用为本,创新机制”为主题,来自中国铝业公司、中国有色矿业集团有限公司、金川集团有限公司、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中南大学、东北大学等72家单位共113名代表参加,其中参与高校12所。

论坛开幕式由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党委副书记丁学全主持。

开幕式上江西省委组织部副部长刘三秋代表省委组织部对论坛开幕表示祝贺,她说,江西是我国主要的有色金属、稀有金属、稀土等矿产基地之一,赣州更是著名的“稀土王国”、“世界坞都”。这次论坛的举办必将促进江西的有色金属行业以及赣州稀土和钨产业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刘三秋说,人才是第一资源,人才竞争力是第一竞争力。本次论坛把“以用为本、创新机制”作为主题,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必将对提升有色金属工业人力资源的开放和利用水平,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赣州市委副书记陈春明简要介绍了赣州市情。他说,赣州将以高层次人才和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为重点,统筹各类人才队伍建设,为优势产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

江西理工大学党委书记熊正明代表学校向参加论坛的领导和代表表示热烈的欢迎。熊正明说,作为以有色冶金为特色的江西理工大学,自建校以来,始终围绕我国有色冶金工业发展需要,致力于我国有色金属战略资源的研究与开发利用,形成了特色鲜明的有色金属冶金优势学科,培养了大批得到广泛认可的高素质人才,取得了一批包括国家科技进步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在内的重大科研成果,以卓有成效的产学研合作,为我国有色金属工业的发展作出了应有贡献,并希望通过本届论坛的举办,促进学校各项事业再上新台阶,从而更好服务我国有色金属工业的发展。

会上,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会长康义作了题为《加快发展方式转变、促进我国有色金属工业科学发展》的专题报告。在简要阐述我国有色金属工业2010年的运行情况后,康义指出,目前国际经济形势和国内经济经济宏观调控政策给我国有色金属工业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影响,我们要密切关注国际经济形势和国内经济经济宏观调控政策的变化,要切实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大力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康义就我国有色金属行业企业和高校如何充分开发和利用人力资源,以更好地推动我国有色金属工业科学发展提出了具体的要求。

中共中央组织部人才工作局副巡视员李志刚在会上做了《深入贯彻人才发展规划,加快建设人才强国》的专题报告,李志刚传达了2010年全国人才工作会议精神,并从《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出台的背景、过程、主要内容和特点,对《规划纲要》进行了详细解读。李志刚说:“从中央制定出台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的时代背景来看,有几个重要原因。一是进入信息社会和知识经济时代,人力资本已成为现代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源泉和第一要素;二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走科学发展之路,提升了人才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战略地位;三是全球化深入发展,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综合国力竞争愈演愈烈,加剧了全球范围内对人才这一最稀缺战略性资源的争夺。”谈到当前我国人才工作的问题时,李志刚指出“用”是当前最突出的问题,并从多个方面阐述了我国人才“不够用”、“不适用”、“不被用”的问题,最后李志刚强调,人才发展应坚持“以用为本”。




下午,科技部中国科技发展战略研究院常务副院长王元,江西理工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叶仁荪,云南冶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周昌武,金诚信矿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人事副总监张斌则分别从政府、高校和企业三方面围绕“以用为本,创新机制”的论坛主题作了专题报告,论坛取得了圆满成功。

本届论坛的承办单位——有色金属工业人才中心总经理丁跃华指出:“本届论坛的主题——‘以用为本,创新机制’是2010年全国人才工作会议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24字方针’的重要内容,当前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当前正以加快转变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为重点,着力推进自主创新和技术进步,着力推进节能减排。人才是有色金属工业实现科学发展的关键因素,本届论坛的成功举办对于中国有色金属工业贯彻落实新的人才兴国、人才兴企战略,加快行业创新型科技人才队伍建设,促进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在未来人才竞争中赢得主动等方面都将具有积极的意义。”
上一条:
第四届中铝杯竞赛决赛专题报道第五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