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职业教育与有色金属行业发展对接对话活动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会长康义作主旨报告

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司长葛道凯代表教育部副部长鲁昕作主旨报告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党委副书记丁学全作专题发言

中国铝业公司副总经理敖宏作专题发言
鲁昕讲话指出,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对今后10年的教育事业的改革发展进行了总体规划。《中共中央关于制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了“十二五”规划的指导思想、基本要求、奋斗目标、主要任务、重大举措,描绘了我国在新世纪第三个5年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这次对话活动,是教育界与产业界落实《教育规划纲要》的一致行动。今年1月份以来,教育部会同有关部门按照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和院校参与的原则,着力在国家重点振兴的10大产业、7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中的石油化工、装备制造、高新技术、汽车和有色金属行业等领域连续举行职业教育与相关行业的5次对话活动,激发了行业兴办职业教育的积极性。在对话活动后各行业有很多好的做法,行业加强了指导作用,强化了职业教育与企业的融合发展,丰富了产教结合、校企合作的内涵和形式。各地职业学校在行业引领下,不断加强与合作企业在专业调整、实训基地建设、学生实习实训、教师实践进修、课程改革、教育教学、技术工艺和产品研发等方面的合作,企业参与职业院校的教育改革取得了新的成果。

教育部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研究所副所长余祖光作专题发言
鲁昕强调,职业教育是繁荣经济、支撑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促进就业、改善民生、消除贫困、维护社会稳定、实现体面劳动、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基础性工程,是全体社会成员都需要的一项公共产品,是政府负责提供的一项公共服务,可以使国家、社会、企业和个人等多主体共同受益。今后和当前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升级,要求我们树立职业教育发展的新理念,切实把职业教育、职业学校、技能型人才发展与经济、产业、企业发展密切结合起来,以产教结合、校企一体和工学结合为职业教育改革创新的基本思路,以提升服务国家发展、产业升级、企业经营和民生改善的各项能力为根本要求,从而不断增强职业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产业升级和企业用人的针对性、时效性和吸引力。在推进产教结合、校企合作过程中,必须强化职业教育的公益性质,切实发挥政府统筹规划、宏观指导和政策支持的作用,实行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下的产教结合、校企合作,以办好职业教育与相关产业系列对话为新起点,鼓励教育、行业、企业、学校和社会共同努力,不断创新中国特色产教结合、校企合作的有效机制。

康义会长和葛道凯司长共同为远程教育网开通
康义指出,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是国家的支柱产业,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新世纪以来,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持续快速发展,十种有色金属产量已经连续8年世界第一,目前我国已经成为有色金属生产大国、消费大国、成为推动世界有色金属工业增长的主要因素。然而,我国要实现从有色金属大国向有色金属强国的转变,关键在于人才,有色金属工业发展急需大量各种类型的高端人才,包括大量高技能型人才。康义认为,针对有色金属工业高技能人才供需矛盾突出,现有高技能人才总量难以满足产业发展的需要,行业企业和职业院校要深入推进教产联手,优势互补,共创行业高技能人才建设新局面。

为首届有色金属行业职业院校学生职业技能竞赛选手颁奖
康义强调,目前,有色金属行业企业已经积累了集团化办学的先进经验,通过校企一体化办学,企业大力支持和校企的深度融合的模式,已经为行业企业高技能人才培养,为企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今后行业企业,将一如既往地借鉴、推广集团化办学的经验,大力支持职业教育,积极地为我国职业教育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举行对话期间,康义会长和葛道凯司长在对话活动现场为“中国有色金属远程教育培训网”的开通进行了首次点击,发布了职业院校有色金属相关专业毕业生供给信息和有色金属企业相关专业人才需求信息,为校企人才对接搭建了信息平台。对话主办单位为“首届有色金属行业职业院校学生职业技能竞赛”的获奖选手颁奖。12位职教专家、人才专家和企业专家对《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有色金属工业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等进行深度解读,同时还开展了以“校企一体化办学的实践、校企合作中职业院校师资队伍建设、创新校企人才培养模式以及职业院校特色专业建设等主题“的校企深度对话活动,向代表展示了他们共创的校企合作经验成果。

对话活动主席台就坐的领导及嘉宾

出席对话活动的代表
来自全国50多所职业院校,80多家有色金属行业企业,10家行业协会、学会、联合会等方面的代表共计200余代表参加了对话活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