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最需职业教育培养“工匠”
为校企双方搭建一个沟通交流的平台,促进职业教育更好地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广东省中山市2009年职业院校教育教学成果展示暨毕业生就业供需见面会日前在中山职业技术学院拉开帷幕。据悉,此次成果展是中山首届规模最大、专门针对职业教育的展示活动。
活动由中山市教育局主办,以职业院校教育教学成果展示、毕业生与企业双方洽谈的形式进行。通过一本信息册、一台表演、一部短片、一组展示、一个招聘会及一场论坛的“六个一”对中山市的职业教育进行了全方位的展示,同时也探讨了中山未来职业教育的发展方向。本次供需见面会共有500家企业进场进行供需洽谈,还有来自深圳、东莞、佛山、江门和珠海等外市企业参展。共有310家企业设立展位,提供5000多个用人岗位。
职教发展必须贴近市场
本次活动的一个重头戏——“就业创业与职业教育发展”发展论坛上,教育专家们及知名企业代表与学生和家长们面对面,共同探讨了中山职业教育的发展方向。
广东省职业教育专家刘合群教授表示,职业教育的发展必须要贴近市场,同时要有一批经验丰富的一线技术老师指导才能够培养出优秀的学生。通过“请进”一线能工巧匠和高技能专才做兼职教师,“送出”专业教师进企业见习提升,才能够让职校的学生更好的掌握实用的技能,以便更好的贴近市场的需求。
“双师”问题本质难改变
“同教不同酬”是很多职业教育院校要面对的问题,学校需要一些具有大量实践经验的企业专才做老师,而这些人才引进的待遇问题也是困扰职业教育的一个老大难问题。针对学校普遍存在的同教不同酬的“双师”问题,中山市教育局刘传沛局长表示,由于大的体制问题,目前这种状况还是很难从本质上改变,但是学校可以采取“同体制异机制”的做法,根据自己的情况,因地制宜,合理分配,留住高水平的老师。虽然这种情况目前很难改变,但是前面还是有曙光,不久之后,广东省与教育部合作的职业教育发展的实验教育区一旦开展,这种“省部”合作的新模式,将会给这个问题带来新的曙光。
企业最需要的是“工匠”
中山市明阳电器有限公司董事长张传卫表示说,对于企业来说,最需要职业教育培养的是“工匠”而不是研发人才,所以职校的学生也要正确端正自己的态度,只要能有一身过硬的本领,就肯定可以找到合适的位置。另外“订单班”也是解决职业教育师资和企业需求的一个良好合作模式。通过“订单班”,企业可以向学校提供专业的老师,同时也会解决这批学生的就业问题,一举两得,应该推广。
■相关新闻
中山已实现职教布局优化
中山市教育局局长刘传沛强调,中山市的职业教育必须实现创新发展。2007年列入中山市十项民生工程的斥资15亿的“超常规发展职业教育”已经取得了初步的成果。通过调整职教布局,加强基础能力建设;建设市职业技术教育基地,强化实训;组建中山职业教育集团,加强职教统筹力度等,中山的职业教育已经实现了职教布局的优化。按照全市的支柱产业和区域特色经济发展需要配备了专业实习实训场室,并通过职业教育集团化发展实现了职业教育资源共享,促进职业院校和企业优势互补的创新模式。
150万创业基金支持大学生
本次论坛的主题除了就业以外,还有一个支持大学生创业的问题。为了更好的鼓励大学生进行创业,中山市劳动保障局也采取了相关的措施,每年拿出150万创业基金,支持那些有志向同时有良好的创业项目的大学生进行创业,创业基金可以向他们提供最高不超过10万元的创业资金援助,支持他们的创业。
活动由中山市教育局主办,以职业院校教育教学成果展示、毕业生与企业双方洽谈的形式进行。通过一本信息册、一台表演、一部短片、一组展示、一个招聘会及一场论坛的“六个一”对中山市的职业教育进行了全方位的展示,同时也探讨了中山未来职业教育的发展方向。本次供需见面会共有500家企业进场进行供需洽谈,还有来自深圳、东莞、佛山、江门和珠海等外市企业参展。共有310家企业设立展位,提供5000多个用人岗位。
职教发展必须贴近市场
本次活动的一个重头戏——“就业创业与职业教育发展”发展论坛上,教育专家们及知名企业代表与学生和家长们面对面,共同探讨了中山职业教育的发展方向。
广东省职业教育专家刘合群教授表示,职业教育的发展必须要贴近市场,同时要有一批经验丰富的一线技术老师指导才能够培养出优秀的学生。通过“请进”一线能工巧匠和高技能专才做兼职教师,“送出”专业教师进企业见习提升,才能够让职校的学生更好的掌握实用的技能,以便更好的贴近市场的需求。
“双师”问题本质难改变
“同教不同酬”是很多职业教育院校要面对的问题,学校需要一些具有大量实践经验的企业专才做老师,而这些人才引进的待遇问题也是困扰职业教育的一个老大难问题。针对学校普遍存在的同教不同酬的“双师”问题,中山市教育局刘传沛局长表示,由于大的体制问题,目前这种状况还是很难从本质上改变,但是学校可以采取“同体制异机制”的做法,根据自己的情况,因地制宜,合理分配,留住高水平的老师。虽然这种情况目前很难改变,但是前面还是有曙光,不久之后,广东省与教育部合作的职业教育发展的实验教育区一旦开展,这种“省部”合作的新模式,将会给这个问题带来新的曙光。
企业最需要的是“工匠”
中山市明阳电器有限公司董事长张传卫表示说,对于企业来说,最需要职业教育培养的是“工匠”而不是研发人才,所以职校的学生也要正确端正自己的态度,只要能有一身过硬的本领,就肯定可以找到合适的位置。另外“订单班”也是解决职业教育师资和企业需求的一个良好合作模式。通过“订单班”,企业可以向学校提供专业的老师,同时也会解决这批学生的就业问题,一举两得,应该推广。
■相关新闻
中山已实现职教布局优化
中山市教育局局长刘传沛强调,中山市的职业教育必须实现创新发展。2007年列入中山市十项民生工程的斥资15亿的“超常规发展职业教育”已经取得了初步的成果。通过调整职教布局,加强基础能力建设;建设市职业技术教育基地,强化实训;组建中山职业教育集团,加强职教统筹力度等,中山的职业教育已经实现了职教布局的优化。按照全市的支柱产业和区域特色经济发展需要配备了专业实习实训场室,并通过职业教育集团化发展实现了职业教育资源共享,促进职业院校和企业优势互补的创新模式。
150万创业基金支持大学生
本次论坛的主题除了就业以外,还有一个支持大学生创业的问题。为了更好的鼓励大学生进行创业,中山市劳动保障局也采取了相关的措施,每年拿出150万创业基金,支持那些有志向同时有良好的创业项目的大学生进行创业,创业基金可以向他们提供最高不超过10万元的创业资金援助,支持他们的创业。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主题:职业教育
- 2012-10-15 11:23职教发展遭遇“瓶颈” 生源少就业宽
- 2012-10-15 11:20全国农村学生将免费享受中职教育
- 2012-10-15 11:17教育解说:不能让职业教育“靠边站”
- 2012-10-15 11:02第三届黄炎培职业教育奖颁奖 张榕明出席并讲话
- 2012-10-15 11:00第三届黄炎培职业教育奖在重庆颁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