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届毕业生招聘会圆满结束
搭建人才交流平台 汇聚行业单位影响力
——有色金属行业2012届高校毕业生供需见面会圆满结束
——有色金属行业2012届高校毕业生供需见面会圆满结束
近期,有色金属工业人才中心(以下简称“人才中心”)组织举办了“有色金属行业2012届高校毕业生供需见面会”系列活动(以下简称“供需见面会”)。该系列活动旨在全方位搭建校企人才交流平台,集中展示有色金属行业企事业单位风采,增强行业单位影响力;以及加强毕业生对有色金属行业的了解,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

本届供需见面会于2011年10月25日开始,至11月24日结束,历时一个月,地跨中南、成渝、西南、西北、河南、东北六个地区的13座城市,一共走进22所高校开展有色金属行业专场招聘(详见下表),以城市为单位计,参会用人单位共计188家次,参会代表316人次。从今年供需见面会现场了解的情况来看,今年有色金属行业应届生招聘工作呈现以下特点:
总体就业形势好转 有色金属行业所需专业人才供需矛盾突出
据人民日报消息,今年全国共有高校毕业生660万人,就业总体形势出现好转。市场供求状况已基本恢复到金融危机前水平。专业对口、离职情况、职业吻合度也在不断改善。但随着高校毕业生人数增长,仍存在就业渠道不畅,结构性矛盾突出,不同地区、不同行业之间的就业不平衡,创业比例上升不平衡,优质资源分布不平衡,重点高校毕业生就业岗位供大于求等问题。
通过从22所院校招聘会现场反馈的情况来看,截至今年下半年,企业对部分专业毕业生的需求较为旺盛。不少院校就业工作负责人表示,与往年相比,今年的就业高峰期又有所提前,部分企业甚至9月份就开始进入校园招聘毕业生。此外,今年进入校园招聘的企业数量也较去年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参加此次供需见面会的有色金属行业企业也纷纷表示,虽然今年整体经济形势并不十分明朗,但是企业对部分专业人员的需求有增无减。今年,机械、电气、土木、建筑等通用工科专业就业情况较为理想,在部分院校呈现出了明显的供不应求态势。
在这种人才供需形势下,如何增强企业影响力,吸引毕业生进入有色金属行业成为了毕业生招聘工作的重点。
选择招聘黄金时机 发挥行业规模效应
为了使有色金属行业内单位在日益激烈的人才竞争中获得更多优势,自2006年以来,人才中心已连续六年举办有色金属行业高校毕业生供需见面会。
今年,在充分总结往年举办供需见面会经验的基础上,人才中心认真调查了企业需求、分析了当前就业形势。与往年相比,今年招聘会不仅起始时间有所提前,行程规划也更加合理,部分行业内认可度较高的院校举办时间提早了近一个月,还有部分院校并行举行。招聘时机的选择是决定招聘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行业组织统一协调不仅能够省去企业的联络安排工作,而且由于行业组织与高校多年的合作,便于及早预定行程,使企业能够在招聘黄金时期开展毕业生招聘。
此外,行业专场招聘会不仅针对性强,还能产生规模效应的优势。由于行业专场聚集的需求较为集中,使得校方能够更有针对性的进行宣传,从而吸引更多需求专业的毕业生前来应聘。由行业人才机构牵头,企业组团进入多个地区的多所高校开展招聘,为用人单位和广大毕业生创建了广阔、高效的对接平台,这种招聘形式能够提高学生就业签约率,减少了学生投递简历的盲目性;改变了招聘展位人流多问津者少的尴尬局面;减轻了院校接待用人单位工作的重复性、以及安全保障压力,同时还大大提高了企业在高校的知名度和行业影响力。
鉴于以上优势,此次承办有色金属行业专场招聘会的院校也纷纷表示,此种形式的招聘会已成为了当前举办招聘会的主流形式。部分院校甚至取消了传统的校园大型招聘会,取而代之的是各种形式的专场招聘会(如:四川大学、重庆大学等高校)。
本届供需见面会在总结往年经验的基础上,充分调研了招聘市场形势,在举办时间和行程规划上较为合理,得到了大多数参会企业的认可。连续多年参加行业专场招聘会的新疆有色金属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人力资源部李主任表示,今年的行程,无论在时间上,还是在举办院校的先后顺序上,都较去年有了较大改善。从最终反馈的签约情况来看,今年的供需见面会也取得了更好的招聘效果,起到了为企业和院校搭建桥梁,实现人才顺畅流通的效果。
对此,有色金属工业人才中心总经理丁跃华表示,“促学子就业,助企业纳才”是有色金属行业高校毕业生供需见面会的宗旨。来年,人才中心会继续总结经验,积极关注就业市场动态,更好地搭建企业与院校之间的人才交流平台,使得供需见面会更加满足企业与院校的需求。


